酬
窦
大
闲
居
见
寄
来
自
三
湘
到
五
溪
,
青
枫
无
树
不
猿
啼
。
名
惭
竹
使
宦
情
少
,
路
隔
桃
源
归
思
迷
。
鵩
鸟
赋
成
知
性
命
,
鲤
鱼
书
至
恨
暌
携
。
烦
君
强
著
潘
年
比
,
骑
省
风
流
讵
可
齐
。
写景
怀古
抒情
友情
思乡
动物
山水
秋节
节气
友情思乡
译文
从三湘之地远行至五溪边,每棵青枫树上都回荡着猿猴的哀啼。
名声愧对竹使的清廉,官场生涯让我情怀淡薄,远离桃花源的归乡思绪变得迷茫。
读到《鵩鸟赋》,深感生命的无常与命运的无奈,收到鲤鱼传书更增离愁,遗憾不能相聚。
劳烦您将我与潘岳相比,身在朝廷的风流逸事怎可等同。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房孺复的作品,名为《酬窦大闲居见寄》。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来自三湘到五溪,青枫无树不猿啼。" 这两句通过对山水之美的描述,展现了诗人行走于自然之间的情景,同时也透露出一种与世隔绝、超然物外的情怀。其中,“三湘”和“五溪”都是地名,可能指的是特定的地方,也可能是泛指。青枫,即胡桃树,猿啼则形容猿猴的叫声,这里用来增强自然景象的生动性。"名惭竹使宦情少,路隔桃源归思迷。"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因地理距离导致的情感交流不便。这里的“竹使”可能是指送信的人或物,因为古代常用竹筒传递信息,“宦情少”则表示诗人在官场上的名声不足,难以获得重视。“路隔桃源”则是借用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意象,表达了对隔绝的哀叹和归隐之思。"鵩鸟赋成知性命,鲤鱼书至恨暌携。" 这两句通过比喻手法,表露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与不舍。鵩鸟赋即是指古代传说中能识别朋友的鸟类,而“鲤鱼书”则源自《庄子》中的故事,即鲤鱼跳过龙门化为龙,象征着人的提升和改变。这两句强调了诗人对友情的重视,以及即便是通过书信,也不能完全弥补彼此间的情感隔阂。"烦君强著潘年比,骑省风流讵可齐。" 这两句则是诗人向友人表达希望能有更深层次的交流和理解。“潘年”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潘岳,他以文章风格著称,而“骑省”则意味着希望能够像骑马一般自由地在文辞之中驰骋。整体上,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学创作和交流的渴望,以及希望友人能与之匹配。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性。它既有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也有对文学创作和交流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中秋
清·吴山
最爱寒光好处圆,今宵何事转凄然。两宫昔日繁华地,百代清秋水月天。凫雁不关离黍恨,湖山宁受后人怜。聊乘一叶中流放,风露依稀咽管弦。
寄淮南幕中刘员外
唐·赵嘏
郎官何逊最风流,爱月怜山不下楼。三佐戎旃换朱绂,一辞兰省见清秋。桂生岩石本潇洒,鹤到烟空更自由。休向西斋久闲卧,满朝倾盖是依刘。
答河南李士巽题香山寺
唐·韦应物
洛都游宦日,少年携手行。投杯起芳席,总辔振华缨。关塞有佳气,岩开伊水清。攀林憩佛寺,登高望都城。蹉跎二十载,世务各所营。兹赏长在梦,故人安得并。前岁守九江,恩诏赴咸京。因.....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