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西
怀
送别
山水
思乡
秋天
写景

译文

在东越之地我们相遇,又在西边的亭子边送别。
看着船只解缆离去的浪潮,忧愁地消失在云海之中。
家乡就隐藏在桃林岸边,山峦连绵不绝延伸至枫树春意正浓的地方。
因为怀念故园的情怀,我归去时与孟家为邻。

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乡愁和别情的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亲朋好友的深切思念。“东越相逢地,西亭送别津。”开篇即设立了一种离合交织的情感氛围,东越和西亭分别成为相遇与告别的场所。这里的“津”字,暗示了水边的别离,增添了一份离愁。“风潮看解缆,云海去愁人。”诗人通过观察自然界的变化,如风、潮和云海,来表达自己的愁绪。这里的“解缆”指的是船只离开港湾,象征着别离之痛,而“愁人”则是对远行者的深切思念。“乡在桃林岸,山连枫树春。”诗人的故乡有着美丽的自然风光,桃林和枫树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这里的“春”,不仅指季节,更象征着生命力与希望。“因怀故园意,归与孟家邻。”诗人因对故乡的深切思念,最终选择归去,与亲近的人共同居住。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亲情和故土的情感寄托。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自然景物,展现了一种温暖而深远的乡愁之情。

张子容

18首
襄阳人(今属湖北),又名张五。生卒年均,约唐玄宗开元十六年前后在世。仕为乐城令,开元中谪为东城尉。又曾官晋陵尉。初,与孟浩然同隐鹿门山,为死生交,诗篇唱答颇多。复值乱离,流寓江表。后竟弃官归旧业以终。子容为诗兴趣高远,为当时文士所称,有诗集传于世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寄元遗山
元·曹之谦
诗到夔州老更工,只今人仰少陵翁。自怜奕世通家旧,不得论文一笑同。草绿平原愁落日,雁飞寒水怨秋风。黄金鑛里相思泪,几堕凭高北望中。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