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
奴
娇
(
其
二
)
闷
红
颦
翠
,
惜
流
年
、
忍
对
艳
阳
时
节
。
白
玉
楼
成
人
去
后
,
两
地
音
尘
都
绝
。
鸾
鉴
分
飞
,
梦
云
零
乱
,
欢
意
今
衰
飒
。
墨
痕
红
淡
,
忆
曾
题
遍
红
叶
。
须
信
后
约
难
凭
,
臂
啮
鬟
剪
,
也
只
成
虚
说
。
满
眼
凄
凉
无
限
事
,
付
与
丁
香
愁
结
。
欲
语
情
酸
,
临
岐
步
懒
,
怅
望
兰
舟
发
。
出
门
谁
伴
,
泪
昏
一
片
孤
月
。
情感
离别
闺怨
怀古
写景
思乡
爱情
季节
秋
时间
现代
古代抒情
译文
面对着闷闷不乐的红色花朵和翠绿的枝叶,我惋惜流逝的年华,忍不住在这美好的艳阳时节里感到伤感。
那人离开后,白玉楼空空如也,两地之间的音信就此断绝。
夫妻如同鸾鸟般分别照镜,梦中的云彩也变得零散,往日的欢乐之情如今已经消散。
墨迹在红叶上渐渐淡去,我曾用墨笔在这红叶上题过很多遍诗篇。
必须相信誓言难以为凭,就算是咬臂留印和剪发相送,最终也只是虚幻之说。
眼前满眼都是凄凉之事,我把它交给了丁香结成的愁结去解决。
我本想开口倾诉这份辛酸的情感,却又因即将离别而步伐迟缓,我怅然望着兰舟渐行渐远。
出门之后无人相伴,泪水模糊了眼前的孤月。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场深切的离别之痛,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作者对于逝去美好时光的无限留恋与哀伤。首句“闷红颦翠”以鲜明的色彩勾勒出春日暖阳之下的寂寞与静谧氛围,而“惜流年、忍对艳阳时节”则直接点出了诗人对于光阴易逝的哀伤和无奈。随后的“白玉楼成人去后,两地音尘都绝”透露出一种深刻的人生离合之感。白玉楼作为一个美好的地方,因为人的成长和离别,而变得遥远且无法触及,这种情感的割裂在诗中被描绘得淋漓尽致。“鸾鉴分飞,梦云零乱”则是对逝去事物的一种幻灭感受。鸾鉴(古代一种美丽的鸟)与梦云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内心世界的混沌与失落。“欢意今衰飒”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哀伤的情绪,而“墨痕红淡,忆曾题遍红叶”则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一种回忆和留恋。墨痕代表着文字的印记,红叶则象征着秋日的凋零与逝去,这两者结合起来,无疑是在强调时间流逝带来的无常。“须信后约难凭,臂啮鬟剪,也只成虚说”表达了对未来承诺的不确定性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人通过这些意象,传达了一种对于过往无法重回、对未来无法把握的无力感。“满眼凄凉无限事,付与丁香愁结”则是整个诗篇情感高潮的一种总结。这一句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深切怀念,更表现了对于现实中的种种凄凉事物无法释怀的心境。“欲语情酸,临岐步懒,怅望兰舟发”则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次深刻探索。兰舟的启航不仅象征着离别,也代表了对未来某种美好的向往与期待,但这种期待又带有一丝丝的犹豫和不确定。最后,“出门谁伴,泪昏一片孤月”以一种绝望而哀伤的情感作为诗篇的收尾。出门无人相伴,与泪水模糊了视线的一轮孤独明月,共同构成了一幅凄美而又孤寂的画面。总体来说,这首词通过精致细腻的情感表达和丰富多彩的意象构建,展现了诗人对于逝去时光的深切怀念,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无力感。其艺术魅力在于能够触动读者内心深处的共鸣,使人不禁沉浸于这份哀美之中。
石孝友
152首
石孝友,南宋词人,字次仲,江西南昌人。生卒年不详。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进士。填词常用俚俗之语,状写男女情爱。仕途不顺,不羡富贵,隐居于丘壑之间。石孝友著有《金谷遗音》,《直斋书录解题》著录一卷,明《唐宋名贤百家词》本作《金谷词》,不分卷。有明汲古阁《宋六十名家词》本、《四部备要》排印本。《全宋词》据毛□校汲古阁本收录。南宋词人。生卒年。填词常用俚俗之语,状写男女情爱。仕途不顺,不羡富贵,隐居于丘壑之间。著有《金谷遗音》,《直斋书录解题》著录一卷,明《唐宋名贤百家词》本作《金谷词》,不分卷。有明汲古阁《宋六十名家词》本、《四部备要》排印本。《全宋词》据毛□校汲古阁本收录
猜您喜欢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满朝欢
宋·柳永
花隔铜壶,露晞金掌,都门十二清晓。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往昔曾迷歌笑。别来岁久,偶.....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安公子(其二)
宋·柳永
梦觉清宵半。悄然屈指听银箭。惟有床前残泪烛,啼红相伴。暗惹起、云愁雨恨情何限。从卧来、展转千馀遍。任数重鸳被,怎向孤眠不暖。堪恨还堪叹。当初不合轻分散。及至厌厌独自个,却.....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鹦鹉曲·忆难鸣山旧游
元·冯子振
鸡鸣山下荒丘住。客吊古问驿亭父。几何年野屋丛祠,灭没犁烟锄雨。默寻思半晌无言,逆旅又催人去。指峰前代好磨笄,是血泪当时洒处。
过伊仆射旧宅
唐·李商隐
朱邸方酬力战功,华筵俄叹逝波穷。回廊檐断燕飞去,小阁尘凝人语空。幽泪欲乾残菊露,馀香犹入败荷风。何能更涉泷江去,独立寒流吊楚宫。
德州舟中遇李户部两山北上别后却寄二首(其二)
明·于慎行
君登兰省去,予汎镜湖归。两桨还相背,双星竟不违。心期鸥作侣,生事薜为衣。只有空山梦,愁时少雁飞。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