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田园
写景
抒情
写鸟
苍鹅
写风

译文

樵夫走的路通向村庄,路上布满了蒺藜。几间茅屋用简陋的篱笆护住。
树荫下清风吹过树梢,水面上的苍鹅拍打着翅膀,水满溢到池塘的边缘。
记得那天用锄头在田里烧地粟(一种农作物),然后把收获的新谷卖成车丝(可能是指农产品的交易)。
在晚晴的天气里,我遇到了端午节,醉醺醺地躺在黄昏中,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哪里。

赏析

这首宋末元初方一夔的《田家杂兴三首(其一)》描绘了一幅乡村田园生活的画面。首句“樵路通村暗蒺藜”,通过“樵路”和“暗蒺藜”展现了乡间小径的质朴与艰辛,暗含了农人辛勤劳作的环境。接下来的“数椽茅蕝护疏篱”则描绘了简陋的农舍和环绕的篱笆,透露出农家的朴素与宁静。“阴阴清樾风生树,拍拍苍鹅水满陂”两句,通过“阴阴”和“拍拍”两个拟声词,生动描绘了风吹过树林的轻响以及水边鹅群戏水的动态,展现出田园的生机盎然。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农事活动,如“记日旋锄烧地粟”——农夫们忙碌地耕种和烧制肥料,而“上时新卖落车丝”则暗示着蚕丝的收获和交易,体现了农民生活的勤勉与季节的更迭。最后两句“晚晴惭愧逢端午,醉卧黄昏自不知”,诗人以端午节为背景,表达了对节日的淡然态度和农人的淳朴生活。在繁忙的农事之余,他们甚至在节日里也能沉醉于劳动后的满足,浑然不觉时间流逝,流露出一种淳朴的乡野之乐和对自然的深深敬畏。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展现了宋代农村生活的日常细节,既描绘了田园风光,又传达了农人淳朴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亲近。

猜您喜欢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念奴娇·中秋对月,次李汉老韵三阕(其五)十六岁作
明·夏言
隔岁佳期,向此夜、试把金尊斟绿。据我胡床三弄笛,簌簌桂华零粟。光满璚楼,寒生银瓦,是处神仙屋。虚檐影转,坐夜风动庭竹。露华冷浸衣巾,银潢低泻,倒挂长空瀑。何处萧声惊鹤梦,.....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广落花诗三十首(其十三)
明末清初·王夫之
乾净青莎一片阴,君无去此豢饥禽。人生自古皆惶恐,天下如今半绿林。曀日终风舟汎汎,水深河大雨淫淫。旧家枝叶同乡土,好听黄鹂作羽吟。
三月乙巳来赋盐万岁乡且蒐狝匿赋之家晏饭此舍遂留宿是日大风自采菊苗荐汤饼二首(其二)
宋·黄庭坚
幽丛秀色可揽撷,煮饼菊苗深注汤。饮冰食檗浪自古,摩挲满怀春草香。
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
唐·孟浩然
带雪梅初煖,含烟柳尚青。来窥童子偈,得听法王经。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迷心应觉悟,客思未遑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