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
冬
小
园
寓
目
独
树
翘
寒
色
,
闲
云
淡
落
晖
。
新
霜
黄
橘
重
,
久
雨
翠
梧
稀
。
暝
雀
鸣
还
啄
,
高
乌
定
更
飞
。
敝
貂
犹
故
在
,
卒
岁
免
无
衣
。
写景
秋天的
写鸟的
情感
思乡的
田园
冬天的
译文
独自站立的一棵树,它的颜色在寒冷的天气中显得更为突出,天空上闲散的云朵在落日的余晖中显得淡薄。
新霜使黄色的橘子更加鲜艳沉重,长时间的雨使翠绿的梧桐叶变得稀疏。
黄昏时分,暝雀鸣叫着并继续觅食,高处的乌鸦可能即将再次飞翔。
我的旧貂皮大衣还在,这样我至少在年末的时候不会没有衣服穿。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初冬时节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独居小园中的凄凉情怀。“独树翘寒色”一句,以孤独的树木为切入点,通过“翘寒色”的形容,传递出初冬时节的萧瑟感。接着,“闲云淡落晖”,则是描绘了天空中飘逸的云彩和日光的柔和交织,营造了一种静谧而悠闲的氛围。“新霜黄橘重”一句,通过对鲜霜覆盖下的黄橘的描述,不仅强化了冬意,更隐含着诗人内心深处的沉甸与压抑。紧接着,“久雨翠梧稀”,则进一步渲染出小园在连绵细雨中的萧索景象。“暝雀鸣还啄”、“高乌定更飞”两句,通过对鸟儿啁啾和乌鸦飞翔的描写,不仅传达了初冬时节特有的生态声响,也暗示着诗人在孤独中的自我安慰与逃避。最后,“敝貂犹故在”、“卒岁免无衣”两句,则是诗人的自况之言。敝貂,即旧貂,象征着往昔的温暖;“犹故在”,表明这些记忆依然存留,但随即“卒岁免无衣”,则是一种对来年未知命运的无奈与忧虑。整首诗通过对初冬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独处小园中的寂寞心境,以及对于时光流转、生活困顿的深刻感慨。
韩琦
739首
韩琦(1008年8月5日—1075年8月8日),字稚圭,自号赣叟,相州安阳(今河南安阳)人。北宋政治家、词人。韩琦为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进士,历任将作监丞、开封府推官、右司谏等职。曾奉命救济四川饥民。宋夏战争爆发后,他与范仲淹率军防御西夏,在军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人称“韩范”。之后又与范仲淹、富弼等主持“庆历新政”。韩琦为相十载、辅佐三朝,为北宋的繁荣发展做出了贡献。在朝中,他运筹帷幄,使“朝迁清明,天下乐业”;在地方,他忠于职守,勤政爱民。是封建社会的官僚楷模,与富弼齐名,并称“富韩”。熙宁八年(1075年),韩琦去世,年六十八。宋神宗为他御撰“两朝顾命定策元勋”之碑。追赠尚书令,谥号“忠献”,配享宋英宗庙庭。宋徽宗时追封魏郡王。韩琦有《安阳集》五十卷。《全宋词》录其词四首。自号赣叟,汉族。北宋政治家、名将,天圣进士。初授将作监丞,历枢密直学士、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与范仲淹共同防御西夏,名重一时,时称“韩范”。嘉祐元年(1056),任枢密使;三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英宗嗣位,拜右仆射,封魏国公。神宗立,拜司空兼侍中,出知相州、大名府等地。熙宁八年卒,年六十八。谥忠献。《宋史》有传。著有《安阳集》五十卷。《全宋词》录其词四首
猜您喜欢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三月乙巳来赋盐万岁乡且蒐狝匿赋之家晏饭此舍遂留宿是日大风自采菊苗荐汤饼二首(其二)
宋·黄庭坚
幽丛秀色可揽撷,煮饼菊苗深注汤。饮冰食檗浪自古,摩挲满怀春草香。
踏莎行(其三)
宋·秦观
晓树啼莺,晴洲落雁。酒旗风飐村烟淡。山田过雨正宜耕,畦塍处处春泉漫。踏翠郊原,寻芳野涧。风流旧事嗟云散。楚山谁遣送愁来,夕阳回首青无限。
春暮过荥泽山下
清·陈以豫
夹路阴垂柳线长,流莺送客出山庄。惜无好梦留春住,愧有閒云笑我忙。斜日渐描人影瘦,落花轻衬马蹄香。回头欲认停车处,谷口烟横暮色苍。
金陵绝句(其三)
清·徐梓
秦淮水榭入新凉,两岸笙歌夜未央。翻笑鸣机劳巷绩,输侬当户理新妆。
春日闲居三首(其二)
唐·白居易
广池春水平,群鱼恣游泳。新林绿阴成,众鸟欣相鸣。时我亦潇洒,适无累与病。鱼鸟人则殊,同归于遂性。缅思山梁雉,时哉感孔圣。圣人不得所,慨然叹时命。我今对鳞羽,取乐成谣咏。得.....
古歌
汉·两汉乐府
高田种小麦,终久不成穗。男儿在他乡,焉得不憔悴。
永叔方舟豪饮即事十首时行次齐鲁卫间(其七)
明·胡应麟
携来双彩华,寒夜互生花。雪拥山阴棹,星偕博望槎。雁声流古塞,萤火乱平沙。几忆春明外,长灯对棣华。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