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
沙
寺
梨
压
沙
千
亩
敌
侯
封
,
珍
果
诚
非
众
品
同
。
自
得
嘉
名
过
冰
蜜
,
谁
知
精
别
有
雌
雄
。
常
滋
沆
瀣
充
肌
脆
,
不
假
燕
脂
上
颊
红
。
四
海
举
皆
推
美
味
,
任
从
潘
赋
纪
张
公
。
咏物
赞美
写果
节令未明确提及
无特定情感分
写沙地梨树
地名未明确提及
无特定手法分
无怀古元素
无特定季节
无特定天气
无特定植物
译文
第一句“压沙千亩敌侯封,珍果诚非众品同。”意思是:沙地千亩种植的果实能够匹敌侯爵的封地所产,这种珍果确实与众不同。
第二句“自得嘉名过冰蜜,谁知精别有雌雄。”翻译为:它(珍果)自身得到的赞誉超过了一般的甜食(如蜂蜜),但谁又能知道它的精妙之处在于雌雄之分呢?
第三句“常滋沆瀣充肌脆,不假燕脂上颊红。”直译为:这种果实总是以其滋养使肌肤饱满且脆嫩,无需像使用燕脂(一种古代的化妆品)那样让脸颊变得红润。
第四句“四海举皆推美味,任从潘赋纪张公。”翻译为:无论是海内何处,大家都称赞其美味无比,它被广泛记录下来,由像潘岳和张翰这样的名人来记载其美名。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琦所作的《压沙寺梨》,以“压沙千亩敌侯封”开篇,描绘了压沙寺梨园的壮观景象,与侯王封地相匹敌。接着,“珍果诚非众品同”赞美了梨果的独特珍贵,不是寻常果实所能比拟。“自得嘉名过冰蜜,谁知精别有雌雄”,进一步强调梨果的品质卓越,其甜度甚至超过冰糖和蜂蜜,而其内在的精妙区别,如同雌雄之分,需细细品味方能领略。“常滋沆瀣充肌脆,不假燕脂上颊红”,描述了梨果的自然甜美,无需外加任何调料就能让人感到口齿生津,肌肤也因之变得细腻。最后,“四海举皆推美味,任从潘赋纪张公”,总结了梨果的普遍赞誉,无论在何处都能受到推崇,其美味足以让历史上的文人墨客如潘岳、张翰等为之歌颂。整首诗通过对压沙寺梨的生动描绘,不仅展现了梨果的美味与独特,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韩琦
739首
韩琦(1008年8月5日—1075年8月8日),字稚圭,自号赣叟,相州安阳(今河南安阳)人。北宋政治家、词人。韩琦为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进士,历任将作监丞、开封府推官、右司谏等职。曾奉命救济四川饥民。宋夏战争爆发后,他与范仲淹率军防御西夏,在军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人称“韩范”。之后又与范仲淹、富弼等主持“庆历新政”。韩琦为相十载、辅佐三朝,为北宋的繁荣发展做出了贡献。在朝中,他运筹帷幄,使“朝迁清明,天下乐业”;在地方,他忠于职守,勤政爱民。是封建社会的官僚楷模,与富弼齐名,并称“富韩”。熙宁八年(1075年),韩琦去世,年六十八。宋神宗为他御撰“两朝顾命定策元勋”之碑。追赠尚书令,谥号“忠献”,配享宋英宗庙庭。宋徽宗时追封魏郡王。韩琦有《安阳集》五十卷。《全宋词》录其词四首。自号赣叟,汉族。北宋政治家、名将,天圣进士。初授将作监丞,历枢密直学士、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与范仲淹共同防御西夏,名重一时,时称“韩范”。嘉祐元年(1056),任枢密使;三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英宗嗣位,拜右仆射,封魏国公。神宗立,拜司空兼侍中,出知相州、大名府等地。熙宁八年卒,年六十八。谥忠献。《宋史》有传。著有《安阳集》五十卷。《全宋词》录其词四首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