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
写景抒情
怀古抒情
咏物抒情
情感表达
秋景
动物
怀旧情感
自然景象

译文

青翠的槐树和云影交织在一起,黄昏时分显得格外美丽,月光洒在半掩的门上,映照出深深的忧愁。
一颗心碎成了千片万片,但是还需要努力去保存那两分的希望。
沙边上的黄鹄总是回头看,好像在怀念着什么,江上的杜鹃只会在无人的夜里让人断魂。
那孩子尽管处在世俗中却不曾领悟真正的价值,但看到那些英俊威武的红缨白马,却仍然心生向往。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沉的愁绪和无尽的思念之情。开篇“绿槐云影弄黄昏,月照牢愁半掩门”两句,以绿槐树和飘动的云影为背景,月光如水,将诗人的忧愁与牢笼相连,半掩之门象征着内心深处难以诉说的情感。"一片心如千片碎"表达了诗人心如散叶,无尽的哀伤和纷乱。"十分须有二分存"则透露出诗人在痛苦中寻求坚持的意志,哪怕只有一丝希望也要紧握不放。接下来的“沙边黄鹄长回首,江上杜鹃空断魂”两句,以黄鹄和杜鹃为象征,表现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无限留恋与哀痛,每一次回头都是心灵深处的一次撕裂。最后,“竖子溷人漫不省,红缨白马意轩轩”两句,则是诗人表达了自己在世俗纷扰中难以自持的无奈,以及对自由与高洁生活的向往。整首诗通过精美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一位士人在困顿中的内心世界。

文天祥

977首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一字履善。道号浮休道人、文山。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人,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第一。开庆元年(1259年),补授承事郎、签书宁海军节度判官。咸淳六年(1270年)四月,任军器监、兼权直学士院,因草拟诏书有讽权相贾似道语,被罢官。德祐元年(1275年),元军沿长江东下,文天祥罄家财为军资,招勤王兵至5万人,入卫临安。旋为浙西、江东制置使兼知平江府。遣将援常州,因淮将张全见危不救而败,退守余杭。旋任右丞相兼枢密使,奉命赴元军议和,因面斥元丞相伯颜被拘留,押解北上途中逃归。五月,在福州与张世杰、礼部侍郎陆秀夫、右丞相陈宜中等拥立益王赵昰为帝,建策取海道北复江浙,为陈宜中所阻,遂赴南剑州(今福建南平)聚兵抗元。景炎二年(1277年)五月,再攻江西,终因势孤力单,败退广东。祥兴元年(1278年)十二月,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北)被俘。次年,元朝蒙、汉军都元帅张弘范将其押赴厓山(今新会南),令招降张世杰。文天祥拒之,书《过零丁洋》诗以明志。后被解至元大都(今北京),元世祖忽必烈亲自劝降,许以中书宰相之职。文天祥大义凛然,宁死不屈。元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1283年1月9日),于大都就义。著有《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猜您喜欢

早秋夜作
唐·韦庄
翠簟初清暑半销,撇帘松韵送轻飙。莎庭露永琴书润,山郭月明砧杵遥。傍砌绿苔鸣蟋蟀,绕檐红树织蟏蛸。不须更作悲秋赋,王粲辞家鬓已凋。
绝句四首(其一)
宋·陈师道
秋床归卧不缘愁,病与衰谋作老仇。数树直青能尔瘦,一轩残照为谁留。
题韦深道寄傲轩
宋·李之仪
南窗何似北窗凉,寄傲来风各有方。千古光辉如昨日,一时收拾付新堂。已惊盏里醅初绿,更觉篱边菊渐黄。就使主人官即显,此门高兴定难忘。
莫愁曲
明末清初·屈大均
风吹杨柳花,花下莫愁家。谁驻青骢马,来邀孔翠车。新辞歌白苧,素扇映朝霞。一片秦淮月,长教照丽华。
叠韵五答
清·孙原湘
绿窗间闭锦纹苔,落尽春灯销未开。怕听子规添旧恨,偶翻花样见新才。玉屏罢算围棋劫,瑶札偏期斗草来。偶抱雪猧犹胆怯,当熊终竟是粗材。
内乡县斋书事
金末元初·元好问
吏散公庭夜已分,寸心牢落百忧熏。催科无政堪书考,出粟何人与佐军。饥鼠绕床如欲语,惊乌啼月不堪闻。扁舟未得沧浪去,惭愧舂陵老使君。
题汪水云诗卷
宋·赵焱
山城拄笏意如何,孤鹤东来态度殊。天上阳春归阆苑,人间贵客在仙都。当年化蝶非真梦,今日骑鲸即故吾。莫操钱塘怀古曲,遗黎有泪洒江湖。
仲夏御园閒咏(其二)
清·爱新觉罗·弘历
锦蹊红雨早成尘,节抚南讹律又新。今岁春光欺我过,当年心事共谁陈。巢梁乳燕呼儿切,护水文鸳命侣频。揽结寻常怡性处,云何长遣两眉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