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
杨
樵
隐
应
炎
谈
命
莘
郊
一
介
,
尧
舜
君
民
。
薇
山
二
难
,
百
世
忠
清
。
富
春
耕
叟
,
涕
洟
云
台
。
终
南
遁
士
,
仕
宦
梯
媒
。
是
数
公
者
,
俱
以
隐
名
。
木
石
一
迹
,
霄
渊
异
情
。
九
华
山
人
,
卖
樵
江
湖
。
请
算
世
间
,
几
种
樵
夫
。
怀古
赞颂
写山
隐士
赞美
赠别
田园
地点
山川
描述人生
译文
在古代,一个平凡的乡下人(莘郊一介),遇见了尧舜这样的明君和民众。他们(指尧舜和民众)在薇山所面临的困难(薇山二难)中,展现了百世的忠诚和清廉。
富春的耕者,泪流满面地站在云台之上(富春耕叟,涕洟云台)。而那些隐居终南山的士人,又都成了做官的梯阶(仕宦梯媒)。
这些名士都隐居在山林中,借自然为庇护,如同留下一道痕迹在木石之上(木石一迹)。然而他们与世间的情感却大相径庭(霄渊异情)。
那些来自九华山的山中人,可能有些人选择了在江湖上卖柴为生(九华山人,卖樵江湖)。然而如果你要计算世间上这样的樵夫有多少种,那答案可能非常丰富(请算世间,几种樵夫)。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爱国主义者文天祥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莘郊一介,尧舜君民,开篇即以古代圣君尧、舜治世之宽厚与民众福祉相联系,表明隐逸者虽身处山林,也心系天下。薇山二难,百世忠清,接着是对历史上忠良之士的赞誉,他们在困难和危险中仍保持着清白廉洁的品格。富春耕叟,涕洟云台,诗人形容隐逸生活的平静与自然,其精神境界如同云中的高台,超然物外。终南遁士,仕宦梯媒,是对那些选择退隐山林,以此作为通向仕途之阶的人的一种描述。是数公者,俱以隐名,则表明这些人虽然身处隐逸,但他们的美名依旧流传于世。木石一迹,霄渊异情,通过对自然界中木石特有的气息和深邃情感的描绘,诗人展现了隐逸者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九华山人,卖樵江湖,最后两句则是对隐逸生活的一种具体写照,即在九华山居住的人,以卖柴为生,但他们的心灵自由如同江湖之大。请算世间,几种樵夫,是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总结和自问,这里的“樵夫”泛指隐逸之士,他们虽然身处不同环境,但都以隐逸来保持心灵的纯净。
文天祥
977首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一字履善。道号浮休道人、文山。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人,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第一。开庆元年(1259年),补授承事郎、签书宁海军节度判官。咸淳六年(1270年)四月,任军器监、兼权直学士院,因草拟诏书有讽权相贾似道语,被罢官。德祐元年(1275年),元军沿长江东下,文天祥罄家财为军资,招勤王兵至5万人,入卫临安。旋为浙西、江东制置使兼知平江府。遣将援常州,因淮将张全见危不救而败,退守余杭。旋任右丞相兼枢密使,奉命赴元军议和,因面斥元丞相伯颜被拘留,押解北上途中逃归。五月,在福州与张世杰、礼部侍郎陆秀夫、右丞相陈宜中等拥立益王赵昰为帝,建策取海道北复江浙,为陈宜中所阻,遂赴南剑州(今福建南平)聚兵抗元。景炎二年(1277年)五月,再攻江西,终因势孤力单,败退广东。祥兴元年(1278年)十二月,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北)被俘。次年,元朝蒙、汉军都元帅张弘范将其押赴厓山(今新会南),令招降张世杰。文天祥拒之,书《过零丁洋》诗以明志。后被解至元大都(今北京),元世祖忽必烈亲自劝降,许以中书宰相之职。文天祥大义凛然,宁死不屈。元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1283年1月9日),于大都就义。著有《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猜您喜欢
题金陵天庆观钟阜轩
宋·贺铸
霞构云扉不著关,甍檐开处见人间。断墙废井连东第,白塔青松对北山。昨夜桂娥奔月去,经秋芝盖御风还。玉虚真籍家声在,再熟金桃愿一攀。
思佳客·吴中作和绣谷
清·厉鹗
窄窄纹窗小小舟,空波一片漾难收。满天细雨曾成梦,压水凉阴半倚楼。深玉盏,暖香篝。夹纱衣薄不曾秋。吴中旧事君知否,晚泊荷花为洗头。
上林县劝农亭联
清·李彦章
地利极膏腴,十万山近绕澄江,今年喜雨足田肥,人和岁稔;边情须体察,三百里亲来行县,到处得兴农课士,问俗观风。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唐·崔曙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次韵奉酬当时参议见赠游钟山五诗(其四)
宋·李光
雅志希三釜,平生擅一丘。归寻赤松约,何必更封留。
花园四时词(其四)
明·庄昶
短褐人间无紫凤,连村□□足清波。气含公鼎花神笑,影对寒崖十丈萝。
松树峪
清·恒仁
我来松树峪,疑是杏花村。沃壤春耕雨,孤峰旧闭门。当阶红药放,跃沼紫鳞翻。更想幽寻去,携筇上古原。
九日登山
明·许继
处喧久忘静,临旷始怀真。步登千仞冈,眷兹九秋辰。余滓澄广泽,薄氛散高旻。浮空白云远,冠日丹霞新。海屿互出没,天峰秀嶙峋。清眸穷四遐,逸兴荡八垠。兴怀慨前古,一瞬迹已陈。无.....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