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景
抒情
写雪
写风
秋景
咏物
玉树
赞美
爱情
写月
秋日相思

译文

玉树上的光彩擦拭不灭,柔软的柳条可以打成结。
贞洁的品行如同归心,像天山的雪一样皎洁无瑕。
罗帐里透出生机勃勃的春风,珍珠帘外赏鉴着秋月的清辉。
燕子又从遥远的海波中飞回,书信却因某种原因而断绝了。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田锡的《拟古·其八》,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情怀。"玉树拭不灭,柳带柔堪结。" 这两句以比喻手法,将玉树和柳带比作难以磨灭的高洁品格和柔软可爱的纽带,暗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对人际情感的珍惜。"惠然贞归心,皎若天山雪。" 这里通过“惠然”二字传达了一种平和、温馨的情绪,“贞归心”表明诗人的内心世界纯洁而坚定,如同高远天山上的雪一样皎洁无瑕。"罗幕生春风,珠帘鉴秋月。" 这两句描写了不同季节的景象,春日的轻柔风吹拂着罗幕,秋夜的明月映照在珠帘上。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反映出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悟和顺应。"沧波燕又归,尺书胡断绝。" 这最后两句则表现了诗人的怀旧之情,“沧波”指广阔的水面,“燕又归”意指燕子再次回到故巢,象征着对远方亲人或朋友的情思。末尾“尺书胡断绝”表达了即便相隔遥远,也依然保持着不绝的书信往来和情感联络。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示了一种超脱尘世、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田锡

156首
初名继冲,后更名为锡。祖籍京兆(今西安),唐末避黄巢之乱定居四川眉州洪雅(今槽渔滩镇)。曾祖父、祖父均为当时洪雅之名士,太平兴国三年(975)进士,官至右谏议大夫。北宋初年政治家和著名作家,在宋初的政坛和文坛享有较高的声誉。深为宋初士大夫所景仰。生于晋高祖天福五年,卒于宋真宗咸平六年,年64岁

猜您喜欢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次韵姚比玉雪中之作
明·董纪
风雪虽严莫掩关,天开图画一时间。闾阎均作白银阙,培塿尽为群玉山。上将功成淮蔡下,故人兴尽剡溪还。屯边百万皆骁勇,伫听王师奏捷班。
望秦川/南歌子(其三)
宋·程垓
翠黛随妆浅,铢衣称体香。好风偏与十分凉。却扇含情独自、绕池塘。碧藕丝丝嫩,红榴叶叶双。牵丝摘叶为谁忙。情到厌厌拼醉、又何妨。
拟行路难十八首(其二)
南北朝·鲍照
洛阳名工铸为金博山。千斫复万镂。上刻秦女携手仙。承君清夜之欢娱。列置帏里明烛前。外发龙鳞之丹彩。内含麝芬之紫烟。如今君心一朝异。对此长叹终百年。
齐天乐·树园、橘公乘月来过,东坡泛舟赤壁之夕也。客去为词
清末近现代初·陈洵
盟鸥不管今何夜,鹤声露华偏警。去烛听秋,钩帘坠叶,清绝吾庐人境。孤光照岭。看如此江山,也堪乘兴。柳下扁舟,故开图画放吟咏。迎风一笑动竹,素心晨夕数,凉味同永。镜底无尘,尊.....
望江南/忆江南
宋·欧阳修
江南蝶,斜日一双双。身似何郎全傅粉,心如韩寿爱偷香。天赋与轻狂。微雨后,薄翅腻烟光。才伴游蜂来小院,又随飞絮过东墙。长是为花忙。
玉楼春·雪中拥炉闻琵琶作
宋·葛立方
青女飞花浓剪水。寒气霏微度窗纸。人间那得骨为帘,炉有麒麟尊有蚁。笙簧冻涩闲纤指。香雾暖熏罗帐底。却教试作忽雷声,往往惊开桃与李。
湖寺拥碧轩
元·张雨
喧寂一尘隔,湖滨出宝坊。荷阴分补衲,水气杂烧香。书勘乌皮几,茵敷白?床。从来已公屋,诗客许徜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