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
写景
地点
抒情
风土人情
田园

译文

在潜江住了三天后,我离开了船只,突然开始走陆路。
旅途劳顿,我草率地安排了行程,但这样的安排并不是我所期望的。
雨在破晓时分停止了,草地和树木被雨水湿润,像是被洗涤一般。
日出时分的烟雾还没有散去,但已经可以听到鸡鸣声,这让我知道了这是在农家的茅屋里。
乘坐的轿子非常不稳,里面的声音嘈杂,似乎有砍柴和放牧的声音。
幸运的是,这里的风土人情很好,人们的笑声和谈话声与仆人一起让我感到愉快。
这里的风光宛如我的故乡,虽然是在异乡,但它也给我带来了愉悦的视觉享受。

赏析

这首清代赵文哲的诗描绘了诗人从水路转为陆路旅行的经历。首句"潜江三日住,舍舟忽遵陆"简洁明了,交代了诗人从船上下来,踏上陆地暂住三天的情境。接下来的"劳人故草草,安便岂吾欲"表达了旅途中的匆忙和对舒适安逸的渴望,并非出于本意。"破晓雨初霁,草树霭如沐"通过描绘雨后清晨的清新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喜爱。"日出烟未散,闻鸡辨茅屋"进一步描绘了乡村早晨的宁静与质朴,鸡鸣声中透出田园生活的气息。"肩舆苦欹侧,舆卒杂樵牧"描述了乘坐简陋的肩舆在崎岖小路上颠簸,周围是农夫和牧童,增添了旅途的艰辛与乡土风情。"所欣风土佳,笑语共僮仆"表达了诗人对当地民风淳朴和人们友善的欣赏,与僮仆们的欢声笑语共同构成了一幅和谐的乡村画面。最后两句"宛然故乡景,娱此异乡目"点题,诗人虽身处异乡,却因眼前所见的熟悉而亲切的风景,感到如同回到了故乡一般,心中充满愉悦。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旅途中的所见所感,流露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赵文哲

21首
损之,、璞函。乾隆二十七年南巡召试赐举人,授内阁中书,在军机章京上行走,官至户部主事。缅甸之役,从阿桂军。还至四川,入温福幕,预大金川之役。三十八年,木果木之战,大营覆没,从温福死难。赠光禄寺少卿。工诗文,早年即有盛名,从军之后,得江山之助,所作尤变化新奇。有《媕雅堂集》、《娵隅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