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抒情
怀古
山水
田园
写雨
绝句
秋节
佳节
哲理
悼亡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汪藻所作的《次韵董禹川二首(其二)》。诗中描绘了诗人对世事的深刻洞察与对生活的独特感悟。首句“涉世真成百罅舟”,以舟喻世,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世间复杂多变、充满缺陷的认识。接着,“漫教俗子相壶丘”一句,通过讽刺世俗之人,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批判态度。“投林老去三椽在,堕甑年来万事休”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自己比作老去的林中之物,三椽象征着支撑生命的支柱,而“堕甑”则暗示了过去种种努力与追求的终结。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过往努力与追求的无奈与释然。“只欲携儿耕甫里,谁能著酒换凉州”两句,展现了诗人对简单、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无法实现理想状态的无奈。这里,“耕甫里”象征着理想的田园生活,“著酒换凉州”则是对改变现实、逃避困境的渴望。最后,“绝怜扬子津头雨,管断江南庾信愁”两句,以自然景象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江南雨季的深切情感,同时也暗含了对庾信(南北朝时期著名文学家)作品中哀愁情绪的共鸣。这两句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意境美,也深化了诗人情感的表达。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洞察、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无奈的感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汪藻

339首
汪藻(1079~1154)北宋末、南宋初文学家。字彦章,号浮溪,又号龙溪,饶州德兴(今属江西)人。汪谷之子。先世籍贯婺源,后移居饶州德兴(今属江西)。其著名代表作是《建炎三年十一月三日德音》。南宋初文学家。又号龙溪。汪谷之子。先世籍贯婺源,后移居饶州德兴(今属江西)。早年曾向徐俯、韩驹学诗,入太学,喜读《春秋左氏传》及《西汉书》。崇宁二年(1103)进士,任婺州(今浙江金华)观察推官、宣州(今属安徽)教授、著作佐郎、宣州(今属安徽)通判等职。《全宋词》录其词4首

猜您喜欢

小雨初霁
宋·陆游
归来偶似老渊明,消渴谁怜病长卿。小雨染成芳草色,好风吹断画檐声。剪灯院落晨犹冷,卖酒楼台晚旋晴。莫道此翁游兴懒,兰亭禹寺已关情。
西雨轩
明·袁华
拄笏朝看爽气生,捲帘晚见湿云横。漏天未补娲皇石,噀酒俄倾蜀客觥。阊阖风来先拂奥,桑榆日薄又开晴。载歌暮捲西山雨,始信王郎负盛名。
巡边宿岩昌驿
明·王云凤
病馀强起一巡边,古驿无人但野烟。药裹自煎红榾柮,茶铛还汲碧潺湲。波涛声送床边雨,星斗光悬屋里天。欲吊忠魂何处冢,空留名姓自山川。
吴江三忠祠(其二)
明·唐顺之
墓槚几经秋,兴亡一镯楼。死应为厉鬼,生肯共金酋。吴越车书混,江淮战伐休。幸逢全盛世,此地弄扁舟。
和柳子厚诗十七首(其七)卜筑西坞
宋·程俱
出处初漫浪,淹留失佳时。时英尽珠璞,宁复见谁差。一去四十年,伏枥久已疲。幸此岁将暮,穿云弄清漪。窈窕烟坞中,苍阴昼森垂。兹焉寄茅屋,横仄任所宜。谷口蘙杉竹,柴门畏人知。谁.....
后醉中放歌五章(其二)
明·胡应麟
君不见阮嗣宗,竹林白眼天朦胧。君不见陶元亮,破帽东篱漉家酿。五斗何如归去来,长啸垆头兴逾王。谢公双屐嵇公琴,明哲胡为异霄壤。步兵臧否吾所师,柴桑三径嗟无资。当时一官不自保.....
闻吕敬夫移居五首(其五)
元末明初·郭翼
雨映清秋解郁陶,无端舒啸倚东皋。终怀楚国屠羊肆,已愧江州食犬牢。五夜新凉吹枕几,十年旧梦落波涛。老来亦慕归耕好,田屋芃芃黍豆高。
齐天乐·题家药坪问花词
清·戴延介
乌丝几褶蚕眠字,小红箫谱新制。银蜡烧灯,红鳞泛酒,午夜豪尖吹绮。艳情兜起。又絮搅花飞,杜鹃声里。老去江湖,莺莺燕燕也未知。灵山共抛旧隐,石屏风调远,遗响堪忧。宝鸭栏斜,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