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
写景抒情
抒情
赞美
写景
友情
佳节
秋天
写酒
醉态
写春天景色

译文

居住的地方有什么好,能与名胜美景相伴便是幸福。
人生怎么可能永远清闲,天空也并不会总是晴朗。
遇到风和日丽的好天气,畅饮一醉,万事都变得轻松。
你的大伯父是个特别的客人,他的诗如同美妙的音乐一样动听。
春天的气息弥漫无边无际,从自然中获取的惊喜令人赞叹。
坐在绿野堂上,眼前的景色如同睢阳城般壮丽。
他们的风流韵事流传了三代,那些年轻人也并不逊色于前辈。
打开窗户摆上酒杯,用来回报千花的盛开。
饮完酒后让客人休息,抬头仰望天空看云朵飘行。
这一切中有美好的地方,不必过分担忧身后的名声。
宁愿像秋雨一样叹息,也不愿像秋虫一样发出声音。

赏析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汪藻所作,名为《题张公明赏晴轩》。诗中描绘了在晴朗天气下,诗人与友人相聚于轩中饮酒赏景的情境,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友情的珍视。首句“端居有何好,名与胜会并”,诗人以反问的形式表达出对日常生活的厌倦,认为只有与名流雅士相聚才是真正的乐趣所在。接着,“人生岂长闲,天宇不屡晴”两句,道出了人生的短暂与自然的多变,强调了珍惜当下、享受美好时光的重要性。“邂逅风日佳,一醉万事轻”则描绘了在风和日丽的日子里,诗人与友人欢聚一堂,畅饮美酒,一切烦恼似乎都随之烟消云散。接下来,“君家大父客,诗如九韶鸣”赞美了友人的家族传承,以及其诗文之高妙,如同古代乐曲般动听。“浮春散无垠,揽取造物惊”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仿佛整个世界都被这股生命力所震撼。而“坐令绿野堂,岌嶪睢阳城”则是通过对比,展现了轩中环境的宁静与外界的喧嚣,突出了赏晴轩的独特魅力。“风流被三世,诸郎未惭卿”赞扬了友人的家族风范得以传承,后辈们也未有愧色。最后,“开轩著尊酒,报答千花明”表达了诗人愿意在轩中设宴,以美酒款待宾客,感谢大自然的恩赐。“饮罢遣客休,仰空看云行”则描绘了宴会结束后的场景,诗人独自一人,仰望天空,享受着云朵飘过的宁静时刻。“是中有佳处,遑恤身后名”表明诗人更看重眼前的快乐与自然之美,而非世俗的名声。“宁为秋雨叹,更作秋虫声”则以秋雨和秋虫的哀鸣,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满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友情、家族传承的描绘,以及对生活态度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汪藻

339首
汪藻(1079~1154)北宋末、南宋初文学家。字彦章,号浮溪,又号龙溪,饶州德兴(今属江西)人。汪谷之子。先世籍贯婺源,后移居饶州德兴(今属江西)。其著名代表作是《建炎三年十一月三日德音》。南宋初文学家。又号龙溪。汪谷之子。先世籍贯婺源,后移居饶州德兴(今属江西)。早年曾向徐俯、韩驹学诗,入太学,喜读《春秋左氏传》及《西汉书》。崇宁二年(1103)进士,任婺州(今浙江金华)观察推官、宣州(今属安徽)教授、著作佐郎、宣州(今属安徽)通判等职。《全宋词》录其词4首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题晚翠堂
明·史谨
高堂迢递万松间,郁郁虬枝绕画阑。要与林泉留胜概,不随蒲柳共凋残。云归自锁巢间鹤,竹近常闻月下鸾。尽日涛声来树杪,无边诗思入毫端。花飘金粉香犹湿,叶堕苍髯露未乾。扫径每迟佳.....
次韵同年诸公环碧叙同年会(其一)
宋·陈造
天瓢挹注拱仙官,更阅诗仙锦绣端。离合不忘车笠誓,留传当并画图看。玄谭想有蛟龙听,得醉仍均客主欢。俛仰谪仙三百载,从知乐事继今难。
西畴诗老贻白鱼一双七叠手字韵谢之
清·吴之振
黄犊长子孙,放浪溪山久。江南千石鱼,利较力田厚。蓑笠乞网师,笭箵结溪友。相逢菰芦间,不复问谁某。女阳西郭西,古城上培塿。一卷冰雪诗,得自钱手。未许掩瑕瑜,底用饰疵垢。贻.....
因顾子文得交吕元章于其借别也歌以附赠
明·萧光绪
我来虞山交却少,子文坦白堪倾倒。酒后每悲交谊衰,雨云反覆羊肠道。所以倾盖吕新安,岁寒松柏陈雷好。气侠义孚面亦真,殷勤岂为多材巧。文彩卓烁动海邦,龙蛇殊玉争春晓。篆刻秦汉刀.....
东溪精舍杂咏为吴中美作
明·王恭
延陵精舍东溪口,六曲屏山对虚牖。绝壁连冈入万松,一涧盘陀大如斗。盘石垂萝密更偏,黄精潭上写冰弦。化成水月三千界,古洞烟霞小有天。烟霞杳微茫,水月澹忘知。谁知鲁中叟,发彼川.....
次韵元素赋余新居
宋·周紫芝
一樽能此共窥临,草色凄迷步履深。黄帽青鞋聊偃蹇,白衣苍狗自浮沉。瓮头酒熟须同把,窗下诗成亦共吟。待得吾庐真可爱,更须绕屋树成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