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
女
引
借
问
怀
春
台
,
百
尺
凌
云
雾
。
北
有
岁
寒
松
,
南
临
汝
贞
树
。
庭
花
对
帷
满
,
隙
月
依
枝
度
。
但
使
明
妾
心
,
无
嗟
坐
迟
暮
。
写景抒情
山水田园
借物抒情
惜时
咏物
贞树
译文
译文:请问那怀春台在哪里?它高耸入云,直凌霄汉。
译文:北边有经受寒冷风霜而挺立的松树,南边靠近的是汝河边生长的贞树。
译文:庭院里的花朵盛开,与帷幕相映成趣;月光透过缝隙,依着树枝的轮廓洒落。
译文:只要你能理解我的心意,就不要感叹我因迟暮之年而消沉。
赏析
这首诗《贞女引》是南北朝时期梁元帝萧绎之子萧纲所作,通过对怀春台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贞洁女子的赞美与向往之情。首先,“借问怀春台,百尺凌云雾。”开篇即以怀春台为引,百尺高台,凌越云雾,既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也暗喻了贞女的高尚情操和超然物外的品质。接着,“北有岁寒松,南临汝贞树。”以“岁寒松”象征坚贞不渝的爱情观,无论外界如何变迁,爱情如同松树一般坚韧不拔;“汝贞树”则进一步强调了贞洁女子的形象,暗示其如树般挺立,不为外界诱惑所动。“庭花对帷满,隙月依枝度。”描绘了一幅庭院中花满、月映的美丽景象,花与月的对比,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寓意着贞女的纯洁与高雅。最后,“但使明妾心,无嗟坐迟暮。”表达了诗人对贞女内心世界的赞美,希望她能保持内心的光明与纯净,不必因岁月流逝而感到遗憾。这不仅是对贞女的期许,也是诗人对自己品格的追求。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对贞洁女子的颂扬,体现了南北朝时期文人对于理想女性形象的向往与追求。
萧纲
281首
梁代文学家。即南朝梁简文帝。梁武帝第三子。由于长兄萧统早死,他在中大通三年(531年)被立为太子。太清三年(549年),侯景之乱,梁武帝被囚饿死,即位,大宝二年(551年)为侯景所害
猜您喜欢
夜月如昼与仲退坐松巢煮茶
宋·徐瑞
河淡星欲无,碧展天一幅。天孙分锦章,荐此半规玉。明入千家窗,此兴几人足。慷慨商声歌,主客俱不俗。泠泠古松根,枯樵煮寒瀑。清啸拍阑干,悲猿挂高木。
西江月(其四)
宋·周紫芝
发白犹敧旅枕,溪深未挂烟莎。往来苕霅意如何。应有轻鸥笑我。细算年来活计,只消一个渔舟。金鱼无分不须求。只乞鲈鱼换酒。
故人过访
元·廖大圭
七尺长身卧故庐,日斜起坐对残书。几人岁晚能相问,一榻山中独久虚。好客新秋来杖屦,小窗暮雨共盘蔬。相看道义有真乐,万事悠悠总不如。
漫兴
明·张家玉
拟卜幽居绝世尘,桃源无路可逃秦。朝来怕纵潇潇目,愁见青山换主人。
圆蛤
宋·唐庚
黄犊鸣水中,相顾皆愕然。探之无所得,有蛙仅如钱。持问旁舍翁,云此号圆蛤。夏潦涨沟渠,喧呼自酬答。卒然闻其声,谓当可专车。既见一拊掌,寸莛量有馀。物生元气中,小大各异趣。蛙.....
和李季常同汪公干过予新居锡尔楼用季常韵
明·黎民表
首夏清和叶舜薰,梯楼还得共论文。沈珠浦上鹏风起,越井冈前雁趐分。三径逢迎多散客,一时交谊总怜君。笼鹅旧帖传青李,辟蠹残编拂绿芸。白社比来增气色,潢池今喜息妖氛。宾筵倒屣迎.....
再赠西山隐者
清·马长海
山路逶迤入杳冥,十年重访枕烟庭。问名揩眼看蓬鬓,留客呼儿挈酒瓶。云似客闲朝出岫,鹤如人立夜听经。先生不与寰中事,长啸一声天地青。
说诗
清·宋湘
文章妙绝有邱迟,一纸书中百首诗。正在将军旗鼓处,忽然花杂草长时。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