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
颂
并
序
(
其
二
十
五
)
僧
房
阒
寂
夏
修
持
,
闭
户
疏
人
怪
亦
知
。
侬
家
自
有
同
风
事
,
千
里
无
来
却
肯
伊
。
写景
抒情
夏日
内心独白
禅意
修持
赏析
这首诗通过僧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展现了佛教修行的宁静与自我超越。首句“僧房阒寂夏修持”,描绘了僧人居住的环境——在寂静的僧房中,夏季里进行着修行,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静心内省的氛围。接着,“闭户疏人怪亦知”一句,点明僧人选择闭门谢客,外界的疑惑与不解对他而言已不重要,体现了修行者对世俗情感的淡泊。“侬家自有同风事,千里无来却肯伊。”这两句进一步揭示了僧人的内心世界。他自有一番与世不同的追求,即使相隔千里,也愿意坚守这份内心的平静与修行的信念。这里的“同风事”可以理解为与自然、与内心的和谐共处,强调了精神层面的追求超越了物质世界的距离。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僧人的生活细节和内心独白,传达了佛教修行中追求内心平静、超越世俗、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精神境界。它不仅展示了僧人个人的修行状态,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追求。
猜您喜欢
虎丘临眺和朱侍御(其二)
明·严嵩
翠岭晴烟锁鹫峰,玉泉阴洞隐龙宫。高攀双树青冥上,俯瞰三吴宿雾中。沙浦断云低度鸟,石林修竹静吟风。禅房水石佳游在,尘世沧桑浩劫空。
临清柳枝词三首(其三)
明·董谷
行行檐树碧阴森,绿户朱帘粉堵深。睡起日高无一事,紫囊惟费买花金。
望秦川/南歌子(其三)
宋·程垓
翠黛随妆浅,铢衣称体香。好风偏与十分凉。却扇含情独自、绕池塘。碧藕丝丝嫩,红榴叶叶双。牵丝摘叶为谁忙。情到厌厌拼醉、又何妨。
寄然镜潭
宋·许棐
镜潭炯炯秋无底,著一纤云也是多。禅外当无些子事,如何犹有作诗魔。
夏日寒山寺旭公房竹下迟王生不来与刘生饮
明·张元凯
野寺昼寂寥,独鹤当门屏。阴阴古墙下,一片绿云冷。夕照上高檐,空翠落潭影。如何炎隆时,有此清凉境。入林无所事,匡床据高枕。不见子猷来,便与公荣饮。远抱托长风,孤怀自耿耿。心.....
戏和文潜谢穆父松扇
宋·黄庭坚
猩毛束笔鱼网纸,松柎织扇清相似。动摇怀袖风雨来,想见僧前落松子。张侯哦诗松韵寒,六月火云蒸肉山。持赠小君聊一笑,不须射雉彀黄间。
时热少客因咏所怀
唐·白居易
冠栉心多懒,逢迎兴渐微。况当时热甚,幸遇客来稀。湿洒池边地,凉开竹下扉。露床青篾簟,风架白蕉衣。院静留僧宿,楼空放妓归。衰残强欢宴,此事久知非。
虎丘山(其一)
宋·蒋堂
虎丘何为山,鲸波涌而显。惟青镇一隅,峙秀状无限。遥峰乃众阴,四望拱孤巘。上有梵王家,高压长洲苑。游人接踵来,千里必重趼。奔走趋层巅,凌竞陟云栈。下瞰洞庭卑,傍睨灵岩浅。巍.....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