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
鹉
洲
祢
衡
墓
乱
世
生
难
死
亦
难
,
无
端
刘
表
学
曹
瞒
。
相
从
地
下
孔
文
举
,
不
解
辽
东
管
幼
安
。
岂
复
狂
名
计
身
后
,
何
须
危
碣
表
江
干
。
悲
风
卷
起
涛
千
尺
,
恐
有
蛟
龙
索
赋
看
。
怀古
抒情
悼亡
写景
地点
鹦鹉洲
动物
鹦鹉
悲情
山水
译文
乱世之中生存不易,就连死去也充满艰难。却有人模仿曹孟德去成为刘表,这似乎是无缘无故的。
就像孔文举追随地下的人一样,却无法理解辽东的管幼安。
难道还需要在身后计算他的狂名吗?又何必在江边的危险碣石上刻字来纪念他呢?
悲风卷起千尺巨浪,恐怕有蛟龙在等待他来赋诗。
赏析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杨维屏所作的《鹦鹉洲祢衡墓》,通过对祢衡墓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和对才子悲剧的深思。首句“乱世生难死亦难”揭示了时代背景,乱世之中生存不易,死亡更是艰难。接下来的“无端刘表学曹瞒”暗指刘表模仿曹操的权谋,却未能庇护祢衡,暗示了祢衡的不幸遭遇。“相从地下孔文举,不解辽东管幼安”两句,以孔融和管宁的典故,对比祢衡的才华与孤独,孔融因直言不讳而遭杀身之祸,管宁则隐居避世,二者都未能得到应有的尊重。诗人借此表达对祢衡才华被埋没的惋惜。“岂复狂名计身后,何须危碣表江干”进一步抒发对祢衡狂放性格的评价,认为他本不必过于在意身后名声,然而他的墓碑立于江边,显示出其悲剧性的命运并未被遗忘。最后两句“悲风卷起涛千尺,恐有蛟龙索赋看”,通过自然景象,形象地描绘出鹦鹉洲的凄凉,似乎连江涛蛟龙都懂得哀悼,反映出诗人对祢衡深深的同情和对历史的沉思。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借古讽今,既是对历史人物的哀悼,也是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猜您喜欢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小雨初霁
宋·陆游
归来偶似老渊明,消渴谁怜病长卿。小雨染成芳草色,好风吹断画檐声。剪灯院落晨犹冷,卖酒楼台晚旋晴。莫道此翁游兴懒,兰亭禹寺已关情。
双头莲·岭南元夜
明末清初·梁清标
海外繁华,看绛烛围红,星毬初放。蛮靴锦障。月影里忘却,乡愁孤况。暗想京国灯宵,阻云山千障。春一样。紫陌香尘,有无钿车来往。凭仗午夜笙箫,把军烽静偃,消除兵象。江湖晚涨。烧.....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过伊仆射旧宅
唐·李商隐
朱邸方酬力战功,华筵俄叹逝波穷。回廊檐断燕飞去,小阁尘凝人语空。幽泪欲乾残菊露,馀香犹入败荷风。何能更涉泷江去,独立寒流吊楚宫。
夏夜与季平萧氏台听涛,追话旧事作
清·丘逢甲
大海惊涛似昔时,高台同听不胜悲。五年乡泪愁中制,半夜军声梦里驰。铁弩何时开越国?素车终古走灵胥。如闻鹿耳鲲身畔,毅魄三更哭义旗。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