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圃
逢
春
随
分
亭
栏
亦
弄
妍
,
不
妨
闲
傍
酒
垆
边
。
夜
檐
静
透
花
间
月
,
昼
户
晴
生
竹
外
烟
。
事
到
悟
来
全
偶
尔
,
天
教
闲
去
岂
徒
然
。
壶
中
日
月
长
多
少
,
烂
占
风
光
十
二
年
。
写景
抒情
春天
写日月光景
赞颂
怀古
抒情怀
写花
桃花
情感
友情
写山水
写山
译文
栏杆随着分布,也展现出美丽的景色,不妨在酒垆旁悠闲地停留。
夜晚的屋檐下,静谧中透出月光照耀花丛的景象,白昼时户外晴朗,竹林外炊烟袅袅升起。
事情到了领悟的时候,完全是偶然所得,上天让我闲下来,岂是徒劳无益的。
壶中的日子长短,占尽了十二年的美好风光。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的《小圃逢春》,描绘了诗人于小园中度过春天的情景。首句“随分亭栏亦弄妍”写出了诗人随意欣赏园中景色,即使是最简单的亭栏也显现出春天的美丽。次句“不妨闲傍酒垆边”则流露出诗人悠然自得,愿意在酒家附近闲逛的心情。“夜檐静透花间月”描绘了夜晚月光透过花丛洒在屋檐上的宁静画面,而“昼户晴生竹外烟”则展现了白天晴朗时竹林外升腾的轻烟,动静结合,富有诗意。诗人领悟到生活的真谛在于随性而为,“事到悟来全偶尔”,一切顺其自然,享受悠闲时光。“天教闲去岂徒然”表达了诗人对这种闲适生活的感激,认为这是上天赋予的恩赐,而非空虚无物。“壶中日月长多少,烂占风光十二年”以“壶中日月”象征时间在园中流逝,诗人感叹自己已经在这里尽情享受了十二年的美好春光。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闲适生活的珍视,体现了宋代理学士大夫追求内心宁静与自然和谐的人生态度。
邵雍
1553首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北宋著名理学家、数学家、道士、诗人,生于林县上杆庄(今河南林州市刘家街村邵康村,一说生于范阳,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少有志,喜刻苦读书并游历天下,并悟到“道在是矣”,而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邵雍30岁,游历河南,因将父母葬在伊水(河南境内南洛水支流)之上,遂而成为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定居洛阳,以教授为生。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江神子/江城子(其二)和人韵
宋·辛弃疾
梨花著雨晚来晴。月胧明。泪纵横。绣阁香浓,深锁凤箫声。未必人知春意思,还独自,绕花行。酒兵昨夜压愁城。太狂生。转关情。写尽胸中,磈磊未全平。却与平章珠玉价,看醉里,锦囊倾.....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