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
杜
观
罢
举
东
游
秋
风
离
九
陌
,
心
事
岂
云
安
。
曾
是
求
名
苦
,
当
知
此
去
难
。
辛
勤
程
自
远
,
寂
寞
夜
多
寒
。
诗
句
无
人
识
,
应
须
把
剑
看
。
离别
送别
情感
抒情
励志
句欣赏
秋天的
怀古
译文
秋风离开了人世间的繁华道路,我心中的事情怎么能安宁呢?
曾经因为追求功名而苦苦挣扎,现在应该明白离别是如此的艰难。
勤劳努力的路途还很遥远,寂寞的夜晚更显得寒气逼人。
我的诗篇无人能识,我应该拿起剑来看待这世界。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姚合的作品,名为《送杜观罢举东游》。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愁和对远去友人的深情寄托。"秋风离九陌,心事岂云安。" 这两句描绘了秋天萧瑟的风景,以及诗人内心的不安与烦恼。"九陌"指的是很远的地方,这里的"秋风"象征着悲凉和孤寂,而"心事"则是对即将离别之人的牵挂。"曾是求名苦, 当知此去难。"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东游求取功名的理解和支持,同时也指出了前路的艰难险阻。"辛勤程自远,寂寞夜多寒。" 这里强调了旅途的劳累与孤独,以及长夜的凄凉。"辛勤"二字形容朋友求学之路不易,而"寂寞夜多寒"则更深化了这种孤独感。"诗句无人识,应须把剑看。" 最后两句表达了一种对才华与勇气的自信,尽管自己的诗作未能为世人所知,但面对困境和挑战,只要坚持自己的理想,就如同握紧手中的剑,准备迎接任何考验。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对友人的送别之词,也是诗人自己内心世界的写照。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姚合
514首
生卒年均,约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诗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进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称为姚武功。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历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任荆、杭二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与马戴、费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事之。诗与贾岛齐名,、贾”。仕终秘书监。合著有诗集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及选王维、祖咏等十八人诗,为极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诗联,叙其措意,各有体要,撰诗例一卷,(均《唐才子传》)并传于世
猜您喜欢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折槛行
唐·杜甫
呜呼房魏不复见,秦王学士时难羡。青衿胄子困泥涂,白马将军若雷电。千载少似朱云人,至今折槛空嶙峋。娄公不语宋公语,尚忆先皇容直臣。
寄福建杜廉访使君
元·范梈
臬府群工表,言官百世公。君王资稷契,台阁起黄龚。吴越联闽服,蛮夷偃汉风。九州诸道右,一柱众流中。虎豹精神肃,豺狼道路通。青冥行劲锐,白日贯精忠。斧绣扬秋隼,泉阿达夜蛩。壶.....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荅寄元美
明·李攀龙
飞书苕水报王孙,杯厎黄河似酒浑。已让五湖相代长,敢临中岳自言尊。人无西子堪同载,客有如姬不负恩。萧索三馀回王气,风尘非复古夷门。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