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
耕
藉
田
(
其
二
)
五
云
缥
缈
扈
宸
游
,
柳
色
纷
披
翡
翠
楼
。
官
阁
莺
花
馀
此
地
,
帝
城
烟
火
傍
西
畴
。
山
童
种
秫
偏
宜
雨
,
国
史
书
年
伫
报
秋
。
桑
柘
从
今
通
绝
塞
,
边
储
应
不
费
持
筹
。
写景
山水
田园
边塞
咏物
抒情
哲理
秋节
写雨
赞颂
译文
五彩祥云缥缈变幻,伴随着皇家的出游,翠绿的柳条轻拂着翡翠般的楼阁。
官府的阁楼与莺花同处此地,帝都的烟火伴随着西郊的田野。
山间的童子种植酿酒的材料更适合雨季,国家史书正等待着秋天的丰收来记录一年。
从今往后,桑树和柘树将连接边塞,边疆的储备应该不需要费尽心思筹谋。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皇帝亲耕的宏大场面与深意。首句“五云缥缈扈宸游”,以五彩祥云伴随皇帝出游,渲染出庄重而神圣的氛围。接着“柳色纷披翡翠楼”,以翠绿的柳色映衬华丽的宫殿,展现出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官阁莺花馀此地,帝城烟火傍西畴。”这两句描绘了宫苑中的鸟语花香与帝都的烟火气,对比鲜明,既展现了皇家的奢华,也体现了百姓生活的烟火气息。接下来“山童种秫偏宜雨,国史书年伫报秋。”通过山童在雨中种植高粱的情景,预示着丰收的希望,同时也寄托了对国家历史记载的期待。最后,“桑柘从今通绝塞,边储应不费持筹。”表达了通过发展农业,加强边疆储备,使得国家边防稳固,不再需要过多的军事筹划,体现出诗人对国家富强、边疆安宁的美好愿景。整首诗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盼,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东寺寒泉
明·王越
一曲清泉绕寺流,老怀应共此泉幽。吟乘雨气清诗骨,醉吸冰花涤酒愁。天巧凿开云窟冷,地灵分出海门秋。饮牛洗耳浑閒事,留与征人照白头。
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
唐·孟浩然
带雪梅初煖,含烟柳尚青。来窥童子偈,得听法王经。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迷心应觉悟,客思未遑宁。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赠曾一轩
宋·文天祥
磨蝎之宫星见斗,簸之扬之箕有口。昌黎安身坡立命,谤毁平生无不有。我有斗度限所经,适然天尾来临丑。虽非终身事干涉,一年贝锦纷杂糅。吾家禄书成巨编,往往日者迷几先。惟有一轩曾.....
小雨初霁
宋·陆游
归来偶似老渊明,消渴谁怜病长卿。小雨染成芳草色,好风吹断画檐声。剪灯院落晨犹冷,卖酒楼台晚旋晴。莫道此翁游兴懒,兰亭禹寺已关情。
西雨轩
明·袁华
拄笏朝看爽气生,捲帘晚见湿云横。漏天未补娲皇石,噀酒俄倾蜀客觥。阊阖风来先拂奥,桑榆日薄又开晴。载歌暮捲西山雨,始信王郎负盛名。
满江红·江村夏咏十首(其四)
清·陈维崧
碧浪初圆,凭水阁、脱巾独立。谁作伴、数竿篱竹,一瓯茗汁。似有声来茶硙转,断无人处村舂急。正日长、拨闷枕书眠,斜川集。槿花上,珠堪吸。豆花底,凉堪裛。看瀰茫一派,雨蓑烟笠。.....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