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
金
门
三
十
矣
。
弹
指
韶
光
能
几
。
梵
课
村
妆
从
此
始
。
心
期
成
逝
水
。
那
少
真
珠
百
琲
。
迟
却
红
丝
一
系
。
得
婿
今
生
应
似
子
。
斯
言
犹
在
耳
。
抒情
惜时
爱情
怀念亲人
译文
1、已经三十岁了。时光飞逝,能有多少时间可以挥霍。从今开始,我将开始学习梵文课程和村里的妆扮。
2、心中期待的已然流逝如水。那些曾经珍视的珍珠百琲也不再重要。错过了的红线一系,再也找不回来。
3、今生能够得到一个好女婿,应该就像你所说的那样。这句话还在我耳边回响。
赏析
这首《谒金门》是清代词人顾贞观所作,情感深沉,意境深远。“三十矣”,开篇即点明主人公已至而立之年,岁月匆匆,韶华易逝。“弹指韶光能几”,以弹指间比喻时间的短暂,感叹时光流逝之快。“梵课村妆从此始”,暗示主人公开始修行或改变生活状态,从乡村的朴素生活转向更深入的精神追求。“心期成逝水”,表达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如同流水般一去不返,难以追回。“那少真珠百琲”,以珍珠比喻珍贵的事物,感叹失去的美好难以再得。“迟却红丝一系”,红丝代表婚姻,暗示主人公因某种原因未能及时结缘,错过良机。“得婿今生应似子”,期待找到一个像儿子一样优秀的伴侣,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希望。“斯言犹在耳”,即使话语还在耳边回响,但一切已经无法改变,流露出一种无奈与遗憾。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主人公面对人生转折点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憧憬,充满了人生的哲理与感慨。
顾贞观
246首
顾贞观(1637-1714)清代文学家。原名华文,字远平、华峰,亦作华封,号梁汾,江苏无锡人。明末东林党人顾宪成四世孙。康熙五年举人,擢秘书院典籍。曾馆纳兰相国家,与相国子纳兰性德交契,康熙二十三年致仕,读书终老。贞观工诗文,词名尤著,著有《弹指词》、《积书岩集》等。顾贞观与陈维嵩、朱彝尊并称明末清初“词家三绝”,同时又与纳兰性德、曹贞吉共享“京华三绝”之誉。原名华文,、华峰,亦作华封。明末东林党人顾宪成四世孙。康熙五年举人,擢秘书院典籍。曾馆纳兰相国家,与相国子纳兰性德交契,康熙二十三年致仕,读书终老。贞观工诗文,词名尤著,著有《弹指词》、《积书岩集》等。与陈维嵩、朱彝尊并称明末清初“词家三绝”,同时又与纳兰性德、曹贞吉共享“京华三绝”之誉
猜您喜欢
悯农二首(其二)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长相思(其一)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越女词五首(其四)
唐·李白
东阳素足女,会稽素舸郎。相看月未堕,白地断肝肠。
满朝欢
宋·柳永
花隔铜壶,露晞金掌,都门十二清晓。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往昔曾迷歌笑。别来岁久,偶.....
怀刘京叔
元·曹之谦
奕世金兰契,于今只有君。英才殊落落,馀子漫纷纷。一别几春草,相思空暮云。何时展良觌,把酒共论文。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后宫词
明·姚光虞
珠箔罗帏梦不成,起来花底听残更。多情祇有长门月,夜夜瑶阶伴影行。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