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宿

穿
抒情
写景
离别
秋节
冬日
友情
寄宿
人生感慨

译文

无人相伴共行路,只能由我一人迎接并送别这纷飞的忧愁。我在途中稍作停留,解除疲劳,松解马鞍上的青丝缰绳。
寒霜的威严侵入酒杯,霜冷的雾气渗透衣裳。
在那黄色茅草盖成的荒野旅舍,我执着地怀念着过往。我梦见自己在烛光下无端流泪,但梦中却被鸡鸣声惊醒。
夜晚,野鸟因我的马蹄声而惊起。我思忖此刻,若她在此,定会为我舞动如钗头上的凤凰,舞出爱意与陪伴。
我担心寒风中鹦鹉般的低语会让我无法开口,也担心如鸳鸯般的爱情会因寒冷而颤抖。
分别时,我们如同晓风中的残月般珍贵而难忘。请你珍重自己,我将离开。

赏析

这首《千秋岁》是清代词人顾贞观所作,描绘了旅人在寒冷夜晚宿于王舍店中的情景,充满了孤独与思乡之情。词的开篇“一鞭谁共”,以一鞭之轻触引出旅途的孤寂与离愁。接着“刚有愁迎送”,道出了旅途中的愁绪,无论是对过去的不舍还是对未来的忧虑,都交织在心头。接下来的“乘倦解,青丝鞚”描述了旅人疲惫地卸下马鞍,暗示了长途跋涉后的疲惫与无奈。“霜威侵酒盏,雾气穿衣缝”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寒冷而压抑的氛围,霜冷侵袭着酒杯,雾气弥漫在衣缝间,不仅指天气的寒冷,也暗喻了内心的凄凉与孤独。紧接着“生恋著,黄茅野店鸡声梦”,则将旅人的思绪拉回现实,黄茅野店中传来鸡鸣,仿佛是旅人梦中与故乡的微弱联系,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眷恋。“烛泪无端涌”一句,以烛泪比喻旅人的眼泪,无端涌出,表现了情感的难以抑制。接下来“三匝惊栖动”描述了夜深人静时,鸟儿被惊醒的情景,以此反衬出旅人的孤独与不安。“想此际,钗头凤”一句,以“钗头凤”这一意象,象征着女子的柔情与美丽,同时也暗示了旅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接下来的“语吞鹦鹉噤,欲颤鸳鸯冻”更是将这种思念之情推向高潮,鹦鹉因语咽而沉默,鸳鸯因寒冷而颤抖,形象地表达了思念的痛苦与哀伤。最后,“魂别也,晓风残月儿珍重”一句,以晓风残月为背景,表达了旅人对未来的期许与对过往的怀念,同时“珍重”二字,既是对自己的勉励,也是对旅途中的种种经历的深刻反思。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旅人在寒冷夜晚的孤独与思乡之情,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顾贞观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情感表达能力。

顾贞观

246首
顾贞观(1637-1714)清代文学家。原名华文,字远平、华峰,亦作华封,号梁汾,江苏无锡人。明末东林党人顾宪成四世孙。康熙五年举人,擢秘书院典籍。曾馆纳兰相国家,与相国子纳兰性德交契,康熙二十三年致仕,读书终老。贞观工诗文,词名尤著,著有《弹指词》、《积书岩集》等。顾贞观与陈维嵩、朱彝尊并称明末清初“词家三绝”,同时又与纳兰性德、曹贞吉共享“京华三绝”之誉。原名华文,、华峰,亦作华封。明末东林党人顾宪成四世孙。康熙五年举人,擢秘书院典籍。曾馆纳兰相国家,与相国子纳兰性德交契,康熙二十三年致仕,读书终老。贞观工诗文,词名尤著,著有《弹指词》、《积书岩集》等。与陈维嵩、朱彝尊并称明末清初“词家三绝”,同时又与纳兰性德、曹贞吉共享“京华三绝”之誉

猜您喜欢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送聘儒侄秋试
宋·袁说友
八月灵槎万里秋,乘风得隽要遨头。吾家连已跻儒级,汝业今宜济巨舟。掘井莫令嗟九仞,善刀终自见全牛。儒冠岂解真相误,有志应当万户侯。
次韵同年诸公环碧叙同年会(其一)
宋·陈造
天瓢挹注拱仙官,更阅诗仙锦绣端。离合不忘车笠誓,留传当并画图看。玄谭想有蛟龙听,得醉仍均客主欢。俛仰谪仙三百载,从知乐事继今难。
咸阳逄卜师颜照磨
明·殷奎
故人已别十年过,衰鬓相逢半已皤。共挽客衣怜道路,又持使节傍关河。归来西掖清光近,坐对南山爽气多。庭下鸟啼人吏散,紫薇花发柰君何。
寄芸敏京师
清·陈书(伯初)
北雁不来秋雨稀,湖云衔日游人归。轩窗卧愁诗又瘦,稻粱晚熟螯难肥。去年花黄蝴蝶飞,登堂别君觞交挥。诗书制序石林至,丰采映壁如云翚。我今不乐辞庭闱,君复流连淹帝畿。僧房独榻亦.....
次李竹所先辈韵
元·朱晞颜
忆昔南宫角俊游,高名何事间陈楼。汉廷素擅无双誉,兰省今推第一流。吟策追随梅涧晓,书灯深窈竹房秋。遥知近注潜夫论,应是斯人可得俦。
德州舟中遇李户部两山北上别后却寄二首(其二)
明·于慎行
君登兰省去,予汎镜湖归。两桨还相背,双星竟不违。心期鸥作侣,生事薜为衣。只有空山梦,愁时少雁飞。
清江图
元·贡性之
江驿背孤城,江流绕舍清。露枰松下弈,驿骑柳边行。帆落晴窗影,钟传雨寺声。堆床馀简帙,列座总耆英。燕语能留客,鸥驯解结盟。诗邮趋堠吏,衙鼓集关兵。薄俸尊仍满,新知盖屡倾。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