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退
怀
?
?
?
怀古
抒情
友情
思乡
秋节
边塞
悼亡
山水
写雪
写鸟
励志
亲情
土地
赞美亲友

译文

过去我和六七个朋友,在丽江乡一起游历。
我们的学问源远流长,涉及的内容广博深邃,包括了周朝至汉代的文化与智慧。
我们共同发挥出我们的才能,就如同在空中飞翔的鸟儿,勇往直前。
我们期待着能像古代的贤臣那样,为国家带来繁荣,看到理想社会的实现。
我们还没有在乡里显露才华,但我们已经决心为国家争光。
每个人都各自有所成就,无论进退都显得气宇轩昂。
周子最为杰出,他的雄心壮志如同锋利的宝剑,光芒四射。
他精通春秋六经,怀抱明月般的才华,文章写得十分出色。
他学识渊博,对历史兴衰有深刻的理解。
刘君品行高洁,我们的友谊如金玉般珍贵。
他轻视财富,喜欢结交朋友,性格慷慨大方而不狂妄。
然而他孤独寂寞,不合群,悲伤的清风和寒霜触动他的心。
在这些人中,他是独一无二的,就像江夏的明珠一样无与伦比。
他从小就熟读经史,写文章时才华出众,光辉灿烂。
他的才华如同错落有致的星斗,思维敏捷如同翻江倒海。
他熟悉典章制度,学识渊博,不愧为一位才子。
我们的命运多变,像水中的浮萍和草梗,各自漂泊在远方。
十年间我们多次数着时间过去,但相见的机会却难以常常有。
经历了生死离别和久别重逢的悲欢离合后,内心感到十分悲痛。
我怀念那些继承先贤遗志的人,就像孤独的凤凰在喧嚣中寻找自己的位置。他们的出现恰似从东方升起的太阳。
幸运的是我得到了好兄弟的陪伴,我们像迎接朝阳一样迎接新的开始。
我独自远行已达万里之遥,漂泊在河湟之地。
我的父母已经年近百岁,我还未尽到孝道。这让我感到十分愧疚。
我仰天哭泣,泪如东海之水般汹涌。
我不愿像那些追逐权势的人一样行事,我要保持自己的节操和尊严。
即使在严寒的冬夜中,积雪照亮了四周,我孤身一人的生活更加凄凉。周围的羌族和羯族人穿着羊皮和马毛制成的衣服。
平静的水面像被染红了一样透亮,鸟儿和老鼠在苍茫的天空下活动。
当人们捕到老鼠时,那些鸟儿就会感到悲伤并在此旁彷徨。
这种奇异的现象真是神奇啊!我恭敬地向夏禹王致意。
禹的功绩遍布安丰等地,他在治水方面的贡献最为详细具体。
我希望能从事著述工作,用长如扛笔的笔记录下一切。
也许有鬼神在暗中保护我,我的作品会像金石一样铿锵有力。
等到秋天收获时,我会买一些珍贵的书籍来献给皇上。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解缙所作的《西行寄同乡诸友》,诗人以深情的笔触回忆了昔日与六七好友共处丽江乡的美好时光,表达了对先贤学者的景仰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提到的“濂与洛”指的是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和程颢、程颐兄弟;“班与扬”则是指汉代史学家班固和扬雄。诗人与友人们志同道合,共同追求学问与道德的提升,立志为国家社会作出贡献。他们各自才华出众,有的如雄剑般锋利,有的则学富五车,文采斐然。诗中还特别提到了两位友人:一位是周子,以其卓越的才智和坚定的节操受到赞扬;另一位是刘君,他慷慨大方,乐于结交朋友,虽性格豪爽但并非轻浮之人。然而,由于性格上的差异,他们难以完全契合,只能各自在各自的道路上前行。诗的最后部分,解缙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亲人年老的忧虑。他希望能在未来有机会再次相聚,共同分享生活的喜悦与哀愁。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古代圣贤的敬仰,以及自己希望能够继承先贤遗志,从事著述事业的决心。他相信,即使是在艰难困苦之中,也有神灵的庇佑和力量的支持,使他的作品能够流传千古,为后世所铭记。

解缙

387首
解缙(1369年-1415年),字大绅,一字缙绅,号春雨、喜易,明朝时吉水(今江西吉水)人,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中进士,官至内阁首辅、右春坊大学士,参预机要事务。解缙因为才学高而好直言被忌惮,屡遭贬黜,最终以“无人臣礼”下狱,永乐十三年(1415年)冬被埋入雪堆冻死,卒年四十七,成化元年(1465年)赠朝议大夫,谥文毅。解缙自幼颖悟绝人,他写的文章雅劲奇古,诗豪宕丰赡,书法小楷精绝,行、草皆佳,尤其擅长狂草,与徐渭、杨慎一起被称为明朝三大才子,著有《解学士集》、《天潢玉牒》等;总裁《太祖实录》、《古今列女传》;主持编纂《永乐大典》;墨迹有《自书诗卷》、《书唐人诗》、《宋赵恒殿试佚事》等。一字缙绅,、喜易,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中进士,官至内阁首辅、右春坊大学士,参预机务。以才高好直言为人所忌,屡遭贬黜,终以“无人臣礼”下狱,永乐十三年(1415年)冬被埋入雪堆冻死,卒年四十七,成化元年(1465年)赠朝议大夫,谥文毅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答河南李士巽题香山寺
唐·韦应物
洛都游宦日,少年携手行。投杯起芳席,总辔振华缨。关塞有佳气,岩开伊水清。攀林憩佛寺,登高望都城。蹉跎二十载,世务各所营。兹赏长在梦,故人安得并。前岁守九江,恩诏赴咸京。因.....
高宗皇帝挽词(其三)
宋·韩彦质
八秩归希有,三灵感具衣。鼎湖龙已远,汾水雁空飞。羽卫愁无色,风云惨不晖。惟馀功与德,千古叹巍巍。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小雨初霁
宋·陆游
归来偶似老渊明,消渴谁怜病长卿。小雨染成芳草色,好风吹断画檐声。剪灯院落晨犹冷,卖酒楼台晚旋晴。莫道此翁游兴懒,兰亭禹寺已关情。
次韵姚比玉雪中之作
明·董纪
风雪虽严莫掩关,天开图画一时间。闾阎均作白银阙,培塿尽为群玉山。上将功成淮蔡下,故人兴尽剡溪还。屯边百万皆骁勇,伫听王师奏捷班。
晚秋野望
唐·刘沧
秋尽郊原情自哀,菊花寂寞晚仍开。高风疏叶带霜落,一雁寒声背水来。荒垒几年经战后,故山终日望书回。归途休问从前事,独唱劳歌醉数杯。
夏夜与季平萧氏台听涛,追话旧事作
清·丘逢甲
大海惊涛似昔时,高台同听不胜悲。五年乡泪愁中制,半夜军声梦里驰。铁弩何时开越国?素车终古走灵胥。如闻鹿耳鲲身畔,毅魄三更哭义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