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
筠
轩
闻
说
华
轩
俯
碧
湍
,
竹
林
适
有
晋
衣
冠
。
光
凝
翡
翠
秋
偏
好
,
色
漾
玻
璃
夏
亦
寒
。
留
客
何
妨
对
棋
局
,
濯
缨
兼
可
把
渔
竿
。
几
回
有
意
来
相
访
,
应
与
王
猷
一
例
看
。
写景
山水
抒情
怀古
写水
秋景
赞美
地点
翠筠轩
情感
友情
夏景
译文
听说华丽的轩堂下是碧绿的急流,竹林中恰巧有穿着晋朝服饰的人。
秋日里,光华凝聚如翡翠般美丽,夏天时色彩流淌如玻璃般晶莹,却也能感到寒意。
留下客人一起对弈棋局也无妨,还可以一同在水中洗涤头冠,手握渔竿。
我有意多次前来探访,应当会像王猷一样看待这里。
赏析
这首《翠筠轩》由明代诗人解缙所作,描绘了一幅清新脱俗的竹林雅境图。诗中以“闻说华轩俯碧湍”开篇,巧妙地将翠筠轩置于碧水环绕之中,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幽深的氛围。接着,“竹林适有晋衣冠”一句,借用了东晋时期文人雅士的典故,暗示了此处不仅环境优美,更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光凝翡翠秋偏好,色漾玻璃夏亦寒”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竹叶在不同季节下的色彩变化描绘得淋漓尽致。秋天时,翠绿的竹叶仿佛凝结了翡翠的光泽;夏天里,竹林的绿色又如同清澈的玻璃,即使在炎热的夏日也能感受到一丝凉意。这种细腻的观察和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留客何妨对棋局,濯缨兼可把渔竿”则进一步展现了翠筠轩作为一处休闲雅集之所的特色。无论是与友人对弈,还是临水垂钓,都能在此找到乐趣,体现了诗人对生活情趣的追求和品味。最后,“几回有意来相访,应与王猷一例看”表达了诗人希望再次造访翠筠轩的愿望,同时也暗含了对能够与高雅之士共赏此景的期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描绘了翠筠轩的美景,也流露出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解缙
387首
解缙(1369年-1415年),字大绅,一字缙绅,号春雨、喜易,明朝时吉水(今江西吉水)人,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中进士,官至内阁首辅、右春坊大学士,参预机要事务。解缙因为才学高而好直言被忌惮,屡遭贬黜,最终以“无人臣礼”下狱,永乐十三年(1415年)冬被埋入雪堆冻死,卒年四十七,成化元年(1465年)赠朝议大夫,谥文毅。解缙自幼颖悟绝人,他写的文章雅劲奇古,诗豪宕丰赡,书法小楷精绝,行、草皆佳,尤其擅长狂草,与徐渭、杨慎一起被称为明朝三大才子,著有《解学士集》、《天潢玉牒》等;总裁《太祖实录》、《古今列女传》;主持编纂《永乐大典》;墨迹有《自书诗卷》、《书唐人诗》、《宋赵恒殿试佚事》等。一字缙绅,、喜易,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中进士,官至内阁首辅、右春坊大学士,参预机务。以才高好直言为人所忌,屡遭贬黜,终以“无人臣礼”下狱,永乐十三年(1415年)冬被埋入雪堆冻死,卒年四十七,成化元年(1465年)赠朝议大夫,谥文毅
猜您喜欢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