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
夜
同
程
祖
芬
舟
行
过
吴
门
扁
舟
渺
渺
倚
孤
篷
,
鸟
鹊
声
寒
古
戌
空
。
鸦
背
夕
阳
金
琐
碎
,
树
头
斜
月
玉
玲
珑
。
高
低
野
烧
烘
残
垒
,
明
灭
渔
灯
乱
晓
风
。
把
酒
论
教
旧
游
梦
,
十
年
前
忆
与
君
同
。
山水写景
秋天的景色
怀古抒情
记梦
友情
写鸟
译文
一叶扁舟轻轻荡漾,孤零零地靠着孤蓬,远处传来鸟鹊的鸣叫,古城的空旷更显寂静。
夕阳映照在乌鸦背上,洒下金色的光辉,像是一地细碎的金子;树梢间斜挂的月亮洁白如玉,犹如精巧玲珑的宝石。
高低不齐的野火烘烤着残破的堡垒,明灭不定的渔船灯火在晨风中摇曳。
举杯回忆往昔旧游如梦,十年前的情景仿佛与君同游。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冬夜舟行经过吴门时的景色与情感。首句“扁舟渺渺倚孤篷”,以“渺渺”二字渲染出舟行于广阔水面的孤独与辽阔感,一个“倚”字则生动地表现了诗人与舟的紧密联系,仿佛舟即是他的依靠。接着,“鸟鹊声寒古戌空”一句,通过鸟鹊的叫声和空旷的古戍,营造出一种寒冷而寂静的氛围,进一步强化了夜晚的孤独感。“鸦背夕阳金琐碎,树头斜月玉玲珑”两句,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夕阳余晖与月光下的景致。鸦背上的金色碎片,以及树头斜月的玉质光泽,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这种光影交错的美,既是自然景观的写照,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高低野烧烘残垒,明灭渔灯乱晓风”则将视角转向了更为广阔的场景。野火在高低不平的地面上燃烧,照亮了废弃的壁垒,而渔灯在微风中闪烁不定,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冬夜的景象,也蕴含了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与感慨。最后,“把酒论教旧游梦,十年前忆与君同”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同回忆往昔时光的情感。通过“把酒”这一动作,诗人将情感融入饮酒之中,与友人共享过去的美好记忆,体现了深厚的情谊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冬夜舟行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深情回忆,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猜您喜欢
约可闲老人访王药圃
明·张舆
明朝寒食风日晴,可闲欲同湖上行。先拾玉壶园上翠,却听瑶石山头莺。茶铛烦为试新火,杏酪不须和冷饧。君若肯将花径扫,日高相与到柴扃。
俞伯辉主簿同徐必大判院见过涧上纳凉约鲍南仲教授小酌次韵南仲所赋兼怀林德久国录陈敬甫学士
宋·韩淲
嘉禾古名郡,机云信奇士。流风千载下,谁复数馀子。近年西畴仙,游戏在朝市。文章陈仲弓,合著蓬莱里。俱尝白鸥盟,恨别隔秋水。君侯乃其朋,访我灵山底。一见欲倾盖,青眼照窗几。大.....
次答杨少傅士奇见寄二首(其二)
明·胡俨
梦中握手不知劳,顾我犹穿旧赐袍。茅屋江头真野老,玉堂天上实仙曹。每见杜陵怀李白,何如若士望卢敖。自怜多病云霄隔,敢谓山林遂养高。
自符堂
明·梁储
主人留客醉新轩,棋子声疏杂管弦。千里江山如挂壁,三株槐树亦遮门。平生谬辱公知己,今日宁容我避喧。向晚重携馀兴去,梦回犹自忆琴尊。
酬张少府柬之
唐·卢照邻
昔余与夫子,相遇汉川阴。珠浦龙犹卧,檀溪马正沈。价重瑶山曲,词惊丹凤林。十年暌赏慰,万里隔招寻。毫翰风期阻,荆衡云路深。鹏飞俱望昔,蠖屈共悲今。谁谓青衣道,还叹白头吟。地.....
自江源过双流不宿径行之成都
宋·陆游
断笮飘飘挂渡头,临江立马唤渔舟。少城已破繁华梦,老境聊寻汗漫游。斜日驿门双堠立,早霜风叶一林秋。诗材满路无人取,准拟归骖到处留。
同李伯承比部夜过况吉夫膳部得真字
明·宗臣
陌上鸣珂散紫宸,相逢意气转相亲。清尊细菊堪销夜,走马传书易隔旬。九月衣裳同在客,千江烽燧远愁人。凭君莫洒忧时泪,无数秋风白发新。
华秋岳画苏子瞻夜游承天寺访张怀民润臣索诗
清·孙衣言
世间白日争红尘,那识人境有清绝。黄州秃翁物外游,令我喜对华岩笔。西掖官居蓬岛寒,门前写影万琅玕。尽日清风无客至,今宵明月与谁看。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