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
夜
彤
云
黯
黯
暮
天
寒
,
半
卷
珠
帘
未
欲
眠
。
独
坐
小
窗
无
伴
侣
,
可
怜
霜
月
向
人
圆
。
写景
秋天的写景
抒情
月亮的赞美
冬天的写景
孤独感
赏析
这首《霜夜》由宋代女诗人朱淑真所作,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凄美画面。首句“彤云黯黯暮天寒”,以“彤云”点明了天气的阴沉与寒冷,暗喻着深秋时节的萧瑟氛围。“黯黯”二字,不仅描绘了云层的厚重,也渲染出一种压抑的情绪。紧接着,“暮天寒”三字直抒胸臆,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寒冷而寂静的夜晚。次句“半卷珠帘未欲眠”,通过主人公的动作——半卷珠帘,展现了一种既想逃避又难以入眠的心理状态。这不仅是对主人公内心情感的细腻刻画,也是对深秋夜晚孤独感的深刻体现。未欲眠,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纷扰和对宁静夜晚的渴望,却又难以真正释怀。第三句“独坐小窗无伴侣”,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在这样一个寒冷的夜晚,主人公独自一人坐在小窗前,没有伴侣相伴,更显出其孤独与寂寞。这一句通过“独坐”和“无伴侣”的描述,将人物的情感推向高潮,让读者感受到主人公内心的空虚和渴望被理解的情感。最后一句“可怜霜月向人圆”,以“霜月”为意象,不仅描绘了月光如霜般清冷,还寄托了主人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然而,“向人圆”却在“圆”字上做文章,暗示了尽管月圆人不圆的遗憾,表达了主人公对团圆与和谐生活的深深渴望,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无奈与哀愁。整体而言,《霜夜》通过对深秋夜晚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主人公内心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诗人对于孤独、寂寞、渴望与遗憾的复杂情感体验,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
朱淑真
367首
朱淑真(约1135~约1180),号幽栖居士,南宋著名女词人,是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县)。生于仕宦之家。幼警慧、善读书,但一生爱情郁郁不得志。丈夫是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和睦,最终因抑郁早逝。又传淑真过世后,父母将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其余生平不可考,素无定论。现存《断肠诗集》、《断肠词》传世,是劫后余篇。宋代女诗人,亦为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南宋初年时在世,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县),《四库全书》中定其为“浙中海宁人”。生于仕宦之家。夫为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睦,终致其抑郁早逝。又传淑真过世后,父母将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其余生平不可考,素无定论。现存《断肠诗集》、《断肠词》传世,为劫后余篇
猜您喜欢
奉和过旧宅应制
隋末唐初·上官仪
石关清晚夏,璇舆御早秋。神麾飏珠雨,仙吹响飞流。沛水祥云泛,宛郊瑞气浮。大风迎汉筑,丛烟入舜球。翠梧临凤邸,滋兰带鹤舟。偃伯歌玄化,扈跸颂王游。遗簪谬昭奖,珥笔荷恩休。
阿克苏浑巴什河
清·和瑛
地坼长虹渚,天开冷玉峰。穆素融向日,罗卜暗朝宗。一水今如席,三军昔若龙。凿冰千万仞,悬度正严冬。
发景州
元末明初·刘基
澹澹夕风作,萧萧芦叶鸣。林间众鸟息,河上一舟行。海近云常湿,天虚月更清。神京看渐近,且缓望乡情。
答吴观察文仲时文仲以长歌寄余(其一)
明·胡应麟
彩笔翩翩汉史才,黄金持赐出蓬莱。长驱五马过秦望,远寄双鱼下越来。大海云霓晨仗钺,孤城雨雪暮登台。名山万仞金华色,屈指题名到绿苔。
齐天乐·见萤火寄碧梧姊
清·谈印梅
纤云捲尽星河淡,疏萤乍飞幽径。树杪筛风,萝梢挂月,山气经秋先冷。流光不定。看点点吹来,槐烟破暝。十载离乡,旧游回首漫重省。新凉初散馀暑,瑶阶曾见处,梧坠金井。罗扇轻挥,珠.....
念奴娇(其二)题楼君菁苍峨眉山纪游,名黎然,浙江诸暨人
清末近现代初·李炳灵
峨眉揽胜,更殷勤寄我,一篇冰雪。忆否浮槎东海日,弥望沧溟空阔。萧寺敲诗,乱峰蜡屐,消尽热中热。学增阅历,山川自昔能说。此际故国成尘,故人如梦,鸿爪皆陈迹。夷甫诸公何处也,.....
池上
唐·白居易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独立栖沙鹤,双飞照水萤。若为寥落境,仍值酒初醒。
台城竹枝词(其四)
清·李如员
糯丸饷耗岁初添,谩道三时似夏炎。北路雪霜南路雾,新棉换却旧纨缣。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