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
秋日写景
抒情
怀古
人生感慨
写鸟
秋节
寒露
记梦
人生经历
伤怀

译文

玉盘中的红色果实,金橙与碧绿相间,渐渐报告江南的秋天已经老去。
正在感叹草木的摇落凋零,何况又有清冷的砧声,从空外又传来频繁的捣衣声。
宝剑被磨得残破不堪,酒器也因击打而破碎,消耗了多少壮志雄心。
回忆往昔,我的病体像翮(即翅膀)般脆弱无力,比不上其他飞鸟翱翔。
回想自古以来,才子们凭借文采高超、擅长赋诗,他们的笔力可以撼动山岳,而我们却都是天涯沦落人。
如今我质朴的衣衫只能在酒肆中换取酒水,借来的粮食也只够勉强维持生计,还不如那侏儒般饱食终日。
鬓发将白,身体日渐消瘦,但我仍然保留着一袋草药,希望能够治愈病痛。
在这幽暗的灯光下,如豆般大小,听着蟋蟀四壁的鸣叫,这样的寂静伴我度过清冷之夜。

赏析

这首明代诗人包尔庚的《苏武慢·秋日旅感》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诗人的内心感受。开篇以“玉分红,金橙剖绿”形象地展现了江南秋色的丰富与变化,暗示时光流转,秋意渐深。接着,“渐报江南秋老”进一步强调季节的转换。“正磋摇落,况复清砧,空外又闻频捣”描绘了秋风中落叶飘零和捣衣声的凄凉,寓含着诗人对时光流逝和身世飘零的感慨。“佩剑磨残,唾壶击碎,耗却壮心多少”表达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无奈,以及年华老去的悲凉。“怅年来、病翮缡褷,逊他飞鸟”运用比喻,感叹自己如同病弱的鸟儿,无法像其他飞鸟那样自由翱翔。接下来,诗人借古人之才,自比落魄文人,“质衣酒肆,贷粟监河,不及侏儒长饱”,表达了才华横溢却生活困顿的辛酸。“潘鬓将凋,沈腰增瘦”以典故形容自己的衰老和憔悴,而“一囊玄草”则可能暗指诗人的学问或创作,即使处境艰难,仍坚守学问。最后,诗人以“胜寒灯如豆,蛩吟四壁,伴人幽悄”作结,描绘了孤寂的夜晚,只有微弱的灯光和虫鸣相伴,更显其心境的凄清。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身处秋日的旅思与人生感慨,具有浓厚的艺术感染力。

猜您喜欢

蝶恋花
清末近现代初·陈洵
谁分雏莺知事早。学语依稀,学舞夸轻妙。新著金衣刚称小。旧家梦里都寻到。忍耐尊前持一笑。歌费尊悭,渐渐伤怀抱。小令银灯应自好。词人莫漫翻长调。
早行
唐·刘驾
马上续残梦,马嘶时复惊。心孤多所虞,僮仆近我行。栖禽未分散,落月照古城。莫羡居者闲,冢边人已耕。
杂诗六首(其二)
宋·刘挚
咬咬笼中鸟,食饱勤好音。谁怀主人意,岂不思上林。出处谬前算,老大故溪心。秋衾耿寒梦,玉露晓如淋。
闻警次石逸韵(其二)
清·于齐庆
庭荫惭桃李,家风足黍黎。新愁哀雁语,旧恨夜乌啼。禄薄难言养,巢危尚忍栖。长安桥上柱,留与长卿题。
天彝生日乡里诸公会于小园赋鹤亭芝瑞诗各次其韵奉谢(其四)次韵东曙
明·顾清
换骨灵苗待九蒸,重闻高咏报祥徵。凡材岂有青冥想,仙掌虚烦玉露凝。云谷放歌从此近,竹林调舞记吾曾。画图莫著桃花并,恐误渔郎入武陵。
秋燕
清·陈以豫
王谢堂前话别离,分明咫尺即天涯。半生辛苦春如梦,一样星霜雁或知。此去莫栖危幕上,重来要趁卷帘时。傍人门户终非计,待到秋风往已迟。
秋日东平道中
明·薛瑄
齐鲁西风草树秋,川原高下过东州。道边白鹤来华表,陌上苍麟卧古丘。九曲半应非禹迹,三山何处是仙洲。经行俯仰成今昔,却忆当年赋远游。
睡燕
元·谢宗可
补巢衔罢落花泥,困顿东风倦翼低。金屋昼长随蝶化,雕梁春尽怕莺啼。魂飞汉殿人应老,梦入乌衣路转迷。却怪卷帘人唤醒,小桥深巷夕阳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