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
风
(
其
二
十
)
昔
我
游
齐
都
,
登
华
不
注
峰
。
兹
山
何
峻
秀
,
绿
翠
如
芙
蓉
。
萧
飒
古
仙
人
,
了
知
是
赤
松
。
借
予
一
白
鹿
,
自
挟
两
青
龙
。
含
笑
凌
倒
景
,
欣
然
愿
相
从
。
泣
与
亲
友
别
,
欲
语
再
三
咽
。
勖
君
青
松
心
,
努
力
保
霜
雪
。
世
路
多
险
艰
,
白
日
欺
红
颜
。
分
手
各
千
里
,
去
去
何
时
还
。
在
世
复
几
时
,
倏
如
飘
风
度
。
空
闻
紫
金
经
,
白
首
愁
相
误
。
抚
己
忽
自
笑
,
沈
吟
为
谁
故
。
名
利
徒
煎
熬
,
安
得
闲
余
步
。
终
留
赤
玉
舄
,
东
上
蓬
莱
路
。
秦
帝
如
我
求
,
苍
苍
但
烟
雾
。
写景
怀古
抒情
友情
人生哲理
名利
地点
山
写山
励志
惜时
译文
昔日我游历齐国都城,登上华不注峰。
这座山多么峻峭秀丽,绿意盎然如出水芙蓉。
古来的仙人潇洒,我知道他是赤松子。
他借我一头白鹿,自己驾驭两条青龙。
含笑超越日月,欣然希望你跟随我。
含泪与亲朋告别,想说的话却哽咽难言。
劝诫你要有青松般的坚韧,努力抵挡寒冬和酷暑。
世间的道路充满艰难,白日似乎欺压青春容颜。
离别后我们各自千里,不知何时才能重逢。
人生能有多少时光,转瞬即逝如秋风过境。
只能空听紫金经,满头白发怕耽误了修行。
抚摸自身忽然自嘲,沉思这究竟是为了谁。
名利只是煎熬,怎能有闲暇漫步。
最终留下赤玉做的鞋,踏上通往蓬莱的路。
秦始皇若能如我所愿,世间只剩一片苍茫烟雾。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作品,体现了他超脱世俗、追求仙境的思想情操。全诗语言豪放,想象丰富,充满了对仙界生活的向往和赞美。“昔我游齐都,登华不注峰。”开篇即展现了诗人曾经游历过的壮丽景色,通过“昔我”二字,引出了一种超脱凡尘的神游之感。华山之巅,不仅险峻而且清幽,诗人并未在乎峰名,而是将心中的仙境与现实山川相结合,展现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刻体验。“兹山何峻秀,绿翠如芙蓉。”此处“兹山”指代华山,用“峻秀”形容其雄伟,接着用“绿翠如芙蓉”来描绘山色,更增添了一种仙境般的神秘与美丽。“萧飒古仙人,了知是赤松。”“萧飒”形容风声,诗人借此表达自己对古代仙人的向往和理解。赤松即指长生不老之意,这里暗示着诗人对于永恒生命的追求。“借予一白鹿,自挟两青龙。”诗人在幻想中借助仙人赠送的一白鹿以及自己携带的青龙,以此象征着超凡脱俗、自由翱翔的生活态度。“含笑凌倒景,欣然愿相从。”通过“含笑”和“欣然”的词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仙境生活的喜悦与满足,以及对仙人的仰慕之情。“泣与亲友别,欲语再三咽。”诗人在离开世间时,不禁对亲朋好友产生离别之情,想要多说几句,却又难以启齿,只留下了哽咽的叹息。“勖君青松心,努力保霜雪。”这两句是对朋友的勉励和期望,希望他们能保持坚韧不拔的心志,如同青松耐寒、霜雪洁白一样,面对世间的诱惑与磨难。“世路多险艰,白日欺红颜。”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于现实生活的感慨和无奈之情,世间充满了困难和诱惑,即使是明亮的白日,也会在人们面前掩饰其本质,使得光鲜的外表下隐藏着复杂和苦恼。“分手各千里,去去何时还。”此处表现了离别之痛,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诗人与朋友之间的分别,就像是天涯海角般遥远,不知何时才能再次相聚。“在世复几时,倏如飘风度。”诗人感叹生命短暂,如同飘风一般迅速流逝,难以捕捉。“空闻紫金经,白首愁相误。”这里的“空闻”表达了一种无奈和失落,即使听闻了传说中的仙道秘籍紫金经,也只能徒增烦恼,因为岁月匆匆,让人头发斑白,却仍旧在世间迷失。“抚己忽自笑,沈吟为谁故。”诗人不禁对自己轻轻一笑,对于往昔的追求和幻想进行反思,是为了谁?是为了何事?“名利徒煎熬,安得闲余步。”在这两句中,李白表达了对于世俗功名利禄的看破与超脱之情。他渴望能够摆脱这些尘世的羁绊,获得片刻的宁静和自由。“终留赤玉舄,东上蓬莱路。”诗人最终选择留下一份仙界的记忆,即使是幻想中的赤玉舆,也要乘着它向着传说中的仙境蓬莱岛进发,这里表达了对永恒美好世界的无限向往。“秦帝如我求,苍苍但烟雾。”最后两句通过历史上的秦始皇追求长生不老的故事,以此类比自己对于仙境的渴望。尽管如此,但终究只能是遥不可及的梦幻,如同烟雾般虚无缥缈。综上所述,这首诗体现了李白超脱世俗、追求永恒之美的思想情感,以及他对于自然之美和仙境生活的深刻向往。
李白
1048首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猜您喜欢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咸阳逄卜师颜照磨
明·殷奎
故人已别十年过,衰鬓相逢半已皤。共挽客衣怜道路,又持使节傍关河。归来西掖清光近,坐对南山爽气多。庭下鸟啼人吏散,紫薇花发柰君何。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次韵姚比玉雪中之作
明·董纪
风雪虽严莫掩关,天开图画一时间。闾阎均作白银阙,培塿尽为群玉山。上将功成淮蔡下,故人兴尽剡溪还。屯边百万皆骁勇,伫听王师奏捷班。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