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
田
黄
雀
行
游
莫
逐
炎
洲
翠
,
栖
莫
近
吴
宫
燕
。
吴
宫
火
起
焚
巢
窠
,
炎
洲
逐
翠
遭
网
罗
。
萧
条
两
翅
蓬
蒿
下
,
纵
有
鹰
鹯
奈
若
何
。
动物
咏物
写鸟
秋天
感叹
自然
隐喻哲理
译文
不要追逐炎热之地的翠鸟,也不要靠近吴宫的燕子。
吴宫一旦发生火灾,连同它们的巢穴一起焚烧,翠鸟在炎热之地的追逐也会招致灾难。
它们孤独地在荒凉的草丛中振翅,即使有猛禽如鹰鹯,又能如何呢。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野田黄雀行》。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以其鲜明的意象和生动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游莫逐炎洲翠,栖莫近吴宫燕。” 这两句通过黄雀在炎热之洲与翠绿之间自由穿梭,以及不愿接近吴宫中悠闲自得的燕子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界生灵行为的细致观察和深刻理解。同时,这也隐喻着诗人自己对于世俗束缚的逃避与反思。“吴宫火起焚巢窠,炎洲逐翠遭网罗。”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吴宫之火烧毁了鸟类的栖息之所,同时炎热之洲上的翠绿也被捕捉在网罗中。这种紧急的情境强烈地反映出自然界中的生存斗争和无常。“萧条两翅蓬蒿下,纵有鹰鹯奈若何。” 最后一句,诗人通过黄雀躲藏在荆棘丛中,即使有鹰鹯出现也无法为所动的形象,表达了对自由生存状态的一种向往和坚守。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李白对自然界的深切感悟,而且还透露出他对于人世间困境与束缚的思考。通过黄雀这一动物形象,诗人以独特的视角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由和生存状态的追求,以及面对外界变故时内心的坚韧不拔。
李白
1048首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猜您喜欢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赋得弱柳鸣秋蝉
隋末唐初·李世民
散影玉阶柳,含翠隐鸣蝉。微形藏叶里,乱响出风前。
西畴诗老贻白鱼一双七叠手字韵谢之
清·吴之振
黄犊长子孙,放浪溪山久。江南千石鱼,利较力田厚。蓑笠乞网师,笭箵结溪友。相逢菰芦间,不复问谁某。女阳西郭西,古城上培塿。一卷冰雪诗,得自钱手。未许掩瑕瑜,底用饰疵垢。贻.....
竹鹤图为医士仵思道题
明·管讷
此君风致极萧闲,合与胎仙共一班。千岁影迷苍雪里,九皋声在绿云间。平安莫谩传书去,径造休教报客还。挂向芝房无点俗,长年相对悦清颜。
村中闲步
唐·刘得仁
闲共野人临野水,新秋高树挂清晖。不知尘里无穷事,白鸟双飞入翠微。
课儿联(其二一三)
清末近现代初·梁鼎芬
秋蝶凉依石;春蚕暖养盆。
游王氏郭北山楼
明·宋登春
径草连村合,山楼带郭横。开尊招野客,倚树听流莺。露自花间滴,云从石上生。几回渔篴响,素月岭头明。
秋日集汝申使君喜雨作时潘生对奕久之
明·胡应麟
淅沥寒声绕画墙,高梧飞叶半银床。珠帘乍卷三秋色,玉局徐生五夜凉。南国蕙兰应被野,西郊禾黍渐登场。酣歌不是耽行乐,二顷城头有汶阳。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