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
寒
吟
天
寒
色
青
苍
,
北
风
叫
枯
桑
。
厚
冰
无
裂
文
,
短
日
有
冷
光
。
敲
石
不
得
火
,
壮
阴
夺
正
阳
。
苦
调
竟
何
言
,
冻
吟
成
此
章
。
抒情
寒凉
译文
天气寒冷,天空呈现出深青色,北风吹过,枯桑发出哀鸣。
厚厚的冰层没有裂纹,短暂的日光显得格外寒冷刺骨。
敲打石头却无法取火,阴气过重压制了阳光。
在这样的苦寒中,我又能说什么呢?只能冻着吟出这首诗。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冬的萧瑟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刻画,表达了诗人在严寒中的感受和心境。首句“天寒色青苍”直接营造出一种冷清的氛围,其中“青苍”形容天气之寒冷,给人以深邃之感。紧接着,“北风叫枯桑”则通过北风呼啸、枯桑摇曳的声音,更增添了一份萧瑟。在第三句“厚冰无裂文”,诗人用“厚冰”形容冬日的严寒,且这冰层坚硬没有任何裂纹,显示出一种无比的冷硬。而“短日有冷光”则描绘了冬日阳光短暂而又显得格外清冷的景象。接下来的“敲石不得火,壮阴夺正阳”一句,通过敲击石头无法产生火花这一极端行为,形象地表达了寒冷到极点的情况。同时,“壮阴夺正阳”则是说即便有太阳,也被浓重的阴霾所掩盖,进一步强化了冬日严寒的氛围。最后两句“苦调竟何言,冻吟成此章”,诗人通过“苦调”表达心中的悲哀,而“冻吟成此章”则显示出诗人在极端的寒冷中依然坚持创作,完成了这首诗。这两句不仅是对前文自然景象的总结,也流露出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状态。
孟郊
499首
孟郊(751—814),字东野,唐代著名诗人。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祖籍平昌(今山东德州临邑县)。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洛阳),后隐居嵩山。孟郊两试进士不第,四十六岁时才中进士,曾任溧阳县尉。由于不能舒展他的抱负,遂放迹林泉间,徘徊赋诗。以至公务多废,县令乃以假尉代之。后因河南尹郑余庆之荐,任职河南(河南府今洛阳),晚年生活多在洛阳度过。唐宪宗元和九年,郑余庆再度招他往兴元府任参军,乃偕妻往赴,行至阌乡县(今河南灵宝),暴疾而卒,葬洛阳东。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孟郊工诗。因其诗作多写世态炎凉,民间苦难,故有“诗囚之称”,与贾岛并称“郊寒岛瘦”。孟诗现存500多首,以短篇五古最多。今传本《孟东野诗集》10卷。唐代诗人。汉族,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猜您喜欢
寄题天台国清寺齐梁体
唐·陆龟蒙
峰带楼台天外立,明河色近罘罳湿。松间石上定僧寒,半夜楢溪水声急。
送僧归太白山
唐·贾岛
坚冰连夏处,太白接青天。云塞石房路,峰明雨外巅。夜禅临虎穴,寒漱撇龙泉。后会不期日,相逢应信缘。
殊不恶斋秋晚閒吟五绝(其二)
宋·范成大
旁若无人鼠饮砚,麾之不去蝇登盘。天凉睡起枕痕煖,日晚慵来香字寒。
舟归江上过斜塘
明·高启
漫漫村塘水没沙,清明初过已无花。春寒欲雨归心急,懒驻扁舟问酒家。
清平山
清·姚燮
秋想峥泓寄远琴,暮空凉翠逼疏襟。落波天影吹山气,过峡湖风堕竹禽。铁冶先生古狂者,金涂佛相旧祗林。蹴霞有我荒寒客,拍掌椎童笑晚吟。
题纨扇
明·许继
霜筠托冰练,好合两无忤。白月当太虚,团光溢寒素。中心抱明洁,耻受炎尘污。顾盻风自生,时哉岂徒遇。为欢殊未极,秋凉入庭树。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