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别
抒情
写景
冬天主题
怀古
亲情
赠别
怀乡
忧时

译文

四方的鸟因离群而哀怨,而三棵紫荆树却因同处而喜悦。
如今我身披艾草和绶带(象征着官职或荣誉),在东南各地各自有所成就。
并且欣慰地看到棠棣花聚集在一起,又惋惜时光匆匆流逝。
狡猾的官吏本应被裁治,豪强的百姓也难以驾驭。
希望我能够借助千金之水(可能是指智慧或财富),思念的是听到五湖的名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四鸟与三荆的不同境遇,以象征人世间的离合悲欢。首句“四鸟怨离群,三荆悦同处”运用了比喻手法,四鸟因离群而哀怨,三荆因同处而喜悦,形象地表达了个体与群体的关系。接着,“如今腰艾绶,东南各殊举”,描述了不同人物在社会中的不同命运,有的腰佩官印,有的则各自东西,展现了社会阶层的分化。“且欣棠棣集,弥惜光阴遽”中,“棠棣集”借用了《诗经》中的典故,象征兄弟和睦,此处表达了对家庭团聚的喜悦;“光阴遽”则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时间飞逝,相聚不易。接下来,“黠吏本须裁,豪民亦难御”揭示了官场与民间的复杂关系,聪明的官员需要妥善处理,而豪强也难以控制,反映了社会管理的挑战。最后,“愿勖千金水,思闻五湖誉”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希望如同千金之水般清澈,能够得到五湖四海的赞誉,寓意着对公正、和谐社会的追求。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展现了个人命运、社会关系以及理想追求的多重层面,体现了南北朝时期文人的深沉思考和情感表达。

猜您喜欢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赠相士蜀张二诗(其一)
宋·陈造
博古亦多艺,相形仍论心。司南辅名教,左契指升沈。好语空千纸,行囊未一簪。乡关剑阁外,雁足谩归音。
咸阳逄卜师颜照磨
明·殷奎
故人已别十年过,衰鬓相逢半已皤。共挽客衣怜道路,又持使节傍关河。归来西掖清光近,坐对南山爽气多。庭下鸟啼人吏散,紫薇花发柰君何。
寄芸敏京师
清·陈书(伯初)
北雁不来秋雨稀,湖云衔日游人归。轩窗卧愁诗又瘦,稻粱晚熟螯难肥。去年花黄蝴蝶飞,登堂别君觞交挥。诗书制序石林至,丰采映壁如云翚。我今不乐辞庭闱,君复流连淹帝畿。僧房独榻亦.....
荅寄元美
明·李攀龙
飞书苕水报王孙,杯厎黄河似酒浑。已让五湖相代长,敢临中岳自言尊。人无西子堪同载,客有如姬不负恩。萧索三馀回王气,风尘非复古夷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