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
奴
娇
·
小
春
红
桥
园
子
宴
集
,
同
限
一
屋
韵
寻
常
歌
舞
,
侈
华
筵
是
处
,
争
夸
金
谷
。
我
向
人
间
征
盛
事
,
除
是
咳
珠
唾
玉
。
才
子
词
坛
,
佳
人
酒
坐
,
香
暖
花
光
覆
。
一
觞
一
咏
,
不
须
弦
管
丝
竹
。
几
折
雁
齿
斜
桥
,
画
帘
轻
楫
,
游
冶
惊
人
目
。
并
入
酒
肠
成
好
句
,
十
指
酒
香
拂
拂
。
彩
笔
纷
飞
,
寒
涛
卷
起
,
怒
欲
来
崩
屋
。
笑
余
寸
管
,
中
书
君
老
而
秃
。
豪放词
山水
记事
春日
咏物
赞美
写景
抒情
地点
译文
寻常的舞蹈和豪华的筵席到处都是,人们争相夸耀金谷的繁华。
我在人间寻找盛事,除了像咳出珍珠、吐出美玉一样表达赞美之外,别无他法。
才子们在词坛上吟咏,佳人则坐在酒席旁,花香四溢,光彩照人。
他们一边饮酒,一边吟咏,不需要弦管丝竹等乐器来助兴。
几座斜桥像弯曲的雁齿一样排列,画帘轻轻飘动,游冶的人们让人目不暇接。
他们的灵感如酒香般扑鼻而来,妙句由此而来,酒香在十指间弥漫。
彩笔在空中飞舞,犹如寒涛翻卷而起,我甚至感觉这文字仿佛愤怒欲冲破屋宇。
看我这寸笔短小如笔端所写之字,但写作者却已老去,笔尖也变得秃了。
赏析
这首《念奴娇》描绘了清代文人雅集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宴会的奢华与文人的风雅。开篇“寻常歌舞,侈华筵是处”,点明了宴会的热闹与奢华,但紧接着“除是咳珠唾玉”一句,却以夸张的手法赞美了文人的才华横溢,将言语比作珍珠和玉石,形象地表达了文人谈吐的高雅与珍贵。“才子词坛,佳人酒坐,香暖花光覆”三句,进一步渲染了宴会的氛围,才子佳人在香暖的环境中对坐饮酒,周围是盛开的花朵,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充满诗意的场景。接着“一觞一咏,不须弦管丝竹”表明了宴会的自由与随性,无需音乐的伴奏,仅凭一杯酒、一首诗就能让气氛热烈起来。“几折雁齿斜桥,画帘轻楫,游冶惊人目”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园林景象,曲折的桥梁、轻盈的画帘,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世界之中。而“并入酒肠成好句,十指酒香拂拂”则强调了文人们在酒香四溢的氛围中创作出佳句,手指间似乎都弥漫着酒香,充满了生活的情趣和艺术的魅力。最后,“彩笔纷飞,寒涛卷起,怒欲来崩屋”几句,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形容文人们的才思如飞舞的彩笔,激起了如同寒涛般的创作热情,甚至仿佛要冲破屋顶,展现出他们创作时的激情与创造力。而“笑余寸管,中书君老而秃”则是对文人老去的感慨,但即便如此,他们的笔墨依然充满活力,体现了文人对艺术的热爱与执着。整体而言,这首《念奴娇》不仅描绘了宴会的奢华与文人的风雅,更蕴含了对艺术与生活的深刻感悟,展现了清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精神风貌。
猜您喜欢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