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
庭
芳
·
九
日
用
渊
明
二
诗
作
靡
靡
流
光
,
凄
凄
风
露
,
小
园
草
木
初
凋
。
杳
然
尘
影
,
爽
气
界
天
高
。
爱
此
佳
名
重
九
,
随
宜
对
、
秋
菊
持
醪
。
登
临
处
,
哀
蝉
断
响
,
燕
雁
度
云
霄
。
闲
谣
。
情
缅
邈
,
相
寻
万
化
,
人
世
徒
劳
。
念
胸
中
百
虑
,
何
物
能
消
。
欲
致
颓
龄
不
老
,
和
金
茎
、
一
醉
陶
陶
。
君
休
问
,
千
年
事
往
,
聊
与
永
今
朝
。
秋景
佳节
重阳节
写景
怀古
抒情
情感
思乡
写花
菊花
秋节
怀柔情深
译文
时光悄悄流逝,风中带着露水,小园里的草木开始凋零。
远方的尘土渐渐消失,清爽的气息弥漫在天空之上。
我喜欢这个美好的重阳节,适合观赏秋菊和品饮美酒。
登上高处远望,哀蝉的声音断断续续,燕子和大雁在云霄之间飞翔。
思绪悠远,追寻万物的变化,人世间的努力都是徒劳的。
想到胸中的百般忧虑,什么能够消除它们呢?
想要保持青春不老,用金杯美酒来一醉方休。
不要问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千年,只愿现在能够永远欢乐。
赏析
这首宋词《满庭芳·九日用渊明二诗作》由赵鼎所作,描绘了秋季九日(重阳节)的景象,融入了陶渊明的诗意。开篇以“靡靡流光,凄凄风露”描绘秋日的微弱光线和寒凉露水,营造出萧瑟的氛围。接着,“小园草木初凋”点明季节更替,万物开始凋零。“杳然尘影,爽气界天高”则转向天空,暗示着诗人超脱世俗的清高心境。接下来,他借重阳节饮酒赏菊的传统,表达对自然和佳节的热爱。“哀蝉断响,燕雁度云霄”进一步渲染秋意,蝉声渐消,大雁南飞,增添了寂寥之感。进入下片,诗人感慨人生无常,世事如梦,“闲谣”透露出他的淡泊心境。他意识到内心的忧虑无法消除,于是寻求借酒消愁,希望能借此忘却衰老。“欲致颓龄不老”表达了对长生不老的向往,但又明白这是不可能实现的。最后,他告诉读者无需追问过去千年之事,只应珍惜当下,享受眼前的美好时光。整首词情感深沉,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有对人生的哲思,体现了赵鼎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人生观。
赵鼎
339首
赵鼎(1085年—1147年),字元镇,号得全居士。解州闻喜东北(今属山西闻喜礼元镇阜底村)人。宋高宗时政治家、词人。赵鼎早孤,由母樊氏抚养成人。崇宁五年(1106年)登进士第。累官河南洛阳令。高宗即位,除权户部员外郎。建炎三年(1129年),拜御史中丞。建炎四年(1130年),签书枢密院事,旋出知建州、洪州。绍兴年间几度为相,任内推崇洛学,巩固政权,号称“小元祐”。后因反对和议,为秦桧所构陷,罢相,出知泉州。旋即谪居兴化军,移漳州、潮州安置,再移置吉阳军。赵鼎在吉阳三年,知秦桧必欲杀己,自书铭旌曰:“身骑箕尾归天上,气作山河壮本朝。”不食而卒,年六十三。宋孝宗时,追赠太傅、丰国公,赐谥“忠简”。淳熙十五年(1188年),配享高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赵鼎被称为南宋中兴贤相之首。与李纲、胡铨、李光并称为南宋四名臣。赵鼎善文、诗、词。著有《忠正德文集》、《得全居士词》等。南宋政治家、词人。自号得全居士。宋高宗时的宰相。有《忠正德文集》10卷,清道光刊本。《四印斋所刻词》有《得全居士词》一卷,存词45首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