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
山
独
往
宿
昔
山
水
上
,
抱
琴
独
踯
躅
。
山
远
去
难
穷
,
琴
悲
多
断
续
。
岩
重
丹
阳
树
,
泉
咽
闻
阴
谷
。
时
下
白
云
中
,
淹
留
秋
水
曲
。
秋
水
石
栏
深
,
潺
湲
如
喷
玉
。
杂
芳
被
阴
岸
,
坠
露
方
消
绿
。
恣
此
平
生
怀
,
独
游
还
自
足
。
写景
山水
抒情
怀古
秋景
写山
情感
思乡
秋日景象
春日山水意象
译文
昔日夜晚在山水间留宿,我抱着一把琴独自徘徊。
山川遥远,消失在视线尽头,琴声悲切,时断时续。
岩石重叠,阳光穿过树丛,泉水在幽深的山谷中低语。
白云之下,我沉浸在秋日的曲调中,久久停留。
秋日的水面映出深深的石栏,潺潺流水如喷涌的玉一般。
杂花覆盖了水边的岸岸,露水滴落,使得绿色消退。
随心所欲地抒发我平生的情怀,这样的独游也让我感到满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在山水之间的独自漫游之情景。开篇“宿昔山水上,抱琴独踯躅”即设定了诗人的孤寂心境,他在昔日曾经居住的山水之间,手持琴瑟,独自徘徊于山水间,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孤高与淡泊。“山远去难穷,琴悲多断续”表达了诗人对于山川无尽的向往和琴声中蕴含的哀愁。山脉绵长,深不可测,让人心生敬畏之感;而琴音则如同诗人的心声,时断时续,充满了悲凉与无常。“岩重丹阳树,泉咽闻阴谷”写出了诗人所处环境的雄奇与幽深。岩石层叠,遮蔽了阳光,只有树木在丹阳之下苟且生存;泉水则如同生命之源,从阴暗的山谷中缓缓流出,声音细微而又清晰。“时下白云中,淹留秋水曲”诗人在这个环境中感受到了时间的静止与自然的美丽。白云飘渺,无始无终;秋水则因山势蜿蜒,形成了一曲曲折的流淌之声。“秋水石栏深,潺湲如喷玉”描绘了秋天的水景。水流在石栏之间,深不可测,声音如同珍贵的玉液一般清澈而又充满力量。“杂芳被阴岸,坠露方消绿”则写出了山谷两岸花草的繁茂与露珠的晶莹。各种花卉覆盖在阴凉的岸边,它们的香气与露水交织,形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最后,“恣此平生怀,独游还自足”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自在地漫游山水之间的心境。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他都愿意保持这种孤独而自在的生活状态,不为外界所羁绊。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超然于世、追求心灵自由的高远情怀。
猜您喜欢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