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月
晦
到
大
庾
我
登
超
然
台
,
积
雨
久
不
止
。
台
下
柳
成
行
,
柳
下
满
塘
水
。
环
塘
率
乔
木
,
照
影
弄
清
泚
。
恍
如
在
故
乡
,
西
湖
古
寺
里
。
气
象
极
幽
深
,
景
物
尽
苍
翠
。
十
年
劳
梦
想
,
一
夕
居
眼
底
。
独
坐
不
能
去
,
颓
然
起
深
思
。
钟
鸣
主
人
归
,
烛
光
何
烨
炜
。
笑
语
复
移
时
,
夜
久
余
当
起
。
归
路
夫
何
如
,
江
声
寒
玉
碎
。
写景
怀古
思乡
景物
山水
节气
情感
庐山
城市
山水田园
译文
我登上超然台,连绵的雨水已经停了很久。
平台下面柳树成行,柳树下的水塘满溢着水。
环绕水塘的是高大的树木,在水中倒映出它们的影子,水显得格外清澈。
仿佛回到了故乡,在西湖的古寺里。
景色十分幽深,各种景物都呈现出苍翠的颜色。
十年的梦中追寻,此刻在一夜之间都呈现在眼前。
我独自坐着不愿离去,颓然地陷入深深的思考。
听到钟声,主人回家了,烛光显得格外明亮。
家中欢声笑语再次持续了一段时间,直到深夜我才应该起身离开。
回家的路会怎么样呢?就像寒风中碎裂的玉一般,江水声在耳边回响。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超然台上所见的景象和内心的情感。诗人登上高台,眼前是积雨造成的满塘水,与柳树交织成行,营造出一片清新翠绿的景致。环绕的乔木和水面的倒影,让人感到仿佛置身于故乡的古寺之中。诗中的“气象极幽深,景物尽苍翠”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同时也反映出诗人的内心世界。接着,“十年劳梦想,一夕居眼底”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过去岁月的回顾和反思,是劳碌奔波之后的一种释然。“独坐不能去,颓然起深思”表明诗人在美景之中陷入了沉思,而未能立即离开。紧接着,“钟鸣主人归,烛光何烨炜”则是夜幕降临,主人归来,烛光映照,营造出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笑语复移时,夜久余当起”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听着笑声,感受着时间的流逝,意识到夜已深长,自己也该起身离去。最后,“归路夫何如,江声寒玉碎”则是诗人对于归途的感慨,以及对江水流动声响的描绘,那种清脆的声音宛如寒玉破碎,增添了一份凄美。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内心情感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时间和空间的深刻感悟。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满朝欢
宋·柳永
花隔铜壶,露晞金掌,都门十二清晓。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往昔曾迷歌笑。别来岁久,偶.....
中秋
清·吴山
最爱寒光好处圆,今宵何事转凄然。两宫昔日繁华地,百代清秋水月天。凫雁不关离黍恨,湖山宁受后人怜。聊乘一叶中流放,风露依稀咽管弦。
双头莲·岭南元夜
明末清初·梁清标
海外繁华,看绛烛围红,星毬初放。蛮靴锦障。月影里忘却,乡愁孤况。暗想京国灯宵,阻云山千障。春一样。紫陌香尘,有无钿车来往。凭仗午夜笙箫,把军烽静偃,消除兵象。江湖晚涨。烧.....
鹦鹉曲·忆难鸣山旧游
元·冯子振
鸡鸣山下荒丘住。客吊古问驿亭父。几何年野屋丛祠,灭没犁烟锄雨。默寻思半晌无言,逆旅又催人去。指峰前代好磨笄,是血泪当时洒处。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