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
南
客
中
春
望
鸣
雁
嘹
嘹
北
向
频
,
渌
波
何
处
是
通
津
。
风
尘
海
内
怜
双
鬓
,
涕
泪
天
涯
惨
一
身
。
故
里
音
书
应
望
绝
,
异
乡
景
物
又
更
新
。
便
抛
印
绶
从
归
隐
,
吴
渚
香
莼
漫
吐
春
。
写景抒情
思乡情感
春天写景
怀旧
归隐
咏物
大雁
异地哀思
译文
鸣雁嘹嘹声声向北飞,不知何处渌波是通向通津的路。
风尘满海内,让我在怀中忧怜我的双鬓,泪水落在远离故乡的天涯之地,使我身心交瘁。
故乡的音信或许已断绝,但异乡的景物却不断更新。
于是我决定抛开官印和官服,选择归隐生活,在吴地的湖边享受香莼的美味,看着春天慢慢到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居异乡的游子在春日对故土的深切思念。开篇"鸣雁嘹嘹北向频,渌波何处是通津"表达了诗人对于归途的迫切期盼和探寻。接下来的"风尘海内怜双鬓,涕泪天涯惨一身"则写出了诗人在异乡飘零、孤独无依的情况,以及对故乡的怀念之情溢于言表。"故里音书应望绝,异乡景物又更新"这两句突显了故乡与异乡之间的情感差距和时间流转的无常。诗人通过"便抛印绶从归隐,吴渚香莼漫吐春"表达了内心对于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美景的享受。这既是对个人理想生活状态的一种描绘,也映射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平静与和谐。整首诗语言清丽,意境幽远,情感真挚,是一篇表达乡愁和归隐之志的佳作。
顾况
242首
顾况(生卒年不详),字逋翁,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晚年自号悲翁,汉族,唐朝海盐人,(今在浙江海宁境内)人。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贬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茅山,有《华阳集》行世。晚年自号悲翁,汉族,(今在浙江海宁境内)人。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贬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茅山,有《华阳集》行世
猜您喜欢
忧患中寄友(其一)
明·解缙
金屋晓寒龙砚湿,玉阶春暖燕泥融。如何一夜思乡梦,只在文山字水东。
好事近
宋·刘翰
花底一声莺,花上半钩斜月。月落乌啼何处,点飞英如雪。东风吹尽去年愁,解放丁香结。惊动小亭红雨,舞双双金蝶。
旅寓岑寂中园丁送花四品因赋五绝(其一)
宋末元初·杨公远
倚遍阑干日欲斜,春光撩动客思家。园丁颇识人岑寂,特地携来四品花。
高阳台·咏菊二首(其一)
清末近现代初·易顺鼎
倚袖天寒,卷帘人瘦,冷云正拥啼妆。金缕歌残,谁怜旧日萧娘。挑灯欲写西风怨,奈花边、影事全荒。尽思量。负了柔乡,换了愁乡。芳心死到春前蝶,问东园梦醒,几度炎凉。藓砌蛛网,断.....
客怀
宋·释斯植
杜宇声残客兴频,柳花飞絮满江滨。可怜波底蛾眉月,犹照他乡梦里人。
次李子庚韵
元末明初·刘基
风落馀花春事非,愁心烟雨共霏霏。溪云不作从龙起,山石何须学燕飞。篱下旧存彭泽菊,林间新长首阳薇。夜阑忽漫闻啼鸟,肠断天涯信使稀。
暮秋感怀
明·于谦
重阳节后北风多,景物萧条可奈何。叶带寒声风外落,雁随霜信月中过。愁来万事纷如结,老去孤忠耿不磨。偷得浮生片时暇,凭阑搔首且吟哦。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