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
写景抒情
思乡情感
春天写景
怀旧
归隐
咏物
大雁
异地哀思

译文

鸣雁嘹嘹声声向北飞,不知何处渌波是通向通津的路。
风尘满海内,让我在怀中忧怜我的双鬓,泪水落在远离故乡的天涯之地,使我身心交瘁。
故乡的音信或许已断绝,但异乡的景物却不断更新。
于是我决定抛开官印和官服,选择归隐生活,在吴地的湖边享受香莼的美味,看着春天慢慢到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居异乡的游子在春日对故土的深切思念。开篇"鸣雁嘹嘹北向频,渌波何处是通津"表达了诗人对于归途的迫切期盼和探寻。接下来的"风尘海内怜双鬓,涕泪天涯惨一身"则写出了诗人在异乡飘零、孤独无依的情况,以及对故乡的怀念之情溢于言表。"故里音书应望绝,异乡景物又更新"这两句突显了故乡与异乡之间的情感差距和时间流转的无常。诗人通过"便抛印绶从归隐,吴渚香莼漫吐春"表达了内心对于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美景的享受。这既是对个人理想生活状态的一种描绘,也映射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平静与和谐。整首诗语言清丽,意境幽远,情感真挚,是一篇表达乡愁和归隐之志的佳作。

顾况

242首
顾况(生卒年不详),字逋翁,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晚年自号悲翁,汉族,唐朝海盐人,(今在浙江海宁境内)人。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贬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茅山,有《华阳集》行世。晚年自号悲翁,汉族,(今在浙江海宁境内)人。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贬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茅山,有《华阳集》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