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
休
延
圣
院
纳
凉
周
澶
州
招
饮
呈
德
升
诗
二
首
(
其
一
)
年
来
形
迹
苦
西
东
,
邂
逅
招
提
一
笑
同
。
世
事
休
论
痴
黠
半
,
物
情
都
在
圣
贤
中
。
地
灵
蒸
郁
疑
无
著
,
友
胜
喧
嚣
自
不
通
。
借
与
方
床
宽
六
尺
,
道
人
知
有
竹
间
风
。
写景抒情
哲理
友情
抒情
夏天
物情
道家思想
译文
年来奔波四方各处游历,邂逅相遇于庙宇中的同伴都一同笑对生活。
世间的复杂事务不需评说,愚或黠都在圣贤教诲的涵盖之内。
地气蕴藏而形成的疑问或许没有明确的答案,但朋友的优点可以消除喧嚣和疑惑。
借一张宽六尺的方床,我仿佛可以感受到道人的生活,就如同在竹林间感受到的清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葛胜仲在旬休之际,受邀至延圣院纳凉,并与周澶州一同饮酒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自然与友情的赞美,以及对世事的超脱。首句“年来形迹苦西东”,表达了诗人多年来四处奔波、生活动荡的状态,流露出一丝无奈和疲惫。接着,“邂逅招提一笑同”则描绘了偶遇寺庙的喜悦,与朋友相聚的轻松愉快,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诗人对平静生活的向往。“世事休论痴黠半,物情都在圣贤中”两句,诗人以超然的态度看待世间纷扰,认为无论是聪明还是愚蠢,一切皆在圣贤之道中,体现了他对道德与智慧的追求和信仰。“地灵蒸郁疑无著,友胜喧嚣自不通”则进一步描绘了延圣院环境的清幽与宁静,与外界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友情的纯净与珍贵。最后,“借与方床宽六尺,道人知有竹间风”两句,通过描述借用的方床和竹林间的微风,营造出一种简朴而充满禅意的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简单、自然生活的喜爱和追求。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友情及精神世界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和的向往。
葛胜仲
723首
绍圣四年(1097)进士。元符三年(1100),中宏词科。累迁国子司业,官至文华阁待制。卒谥文康。宣和间曾抵制征索花鸟玩物的弊政,气节甚伟,著名于时。与叶梦得友密,词风亦相近。有《丹阳词》
猜您喜欢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待旦
宋·陆游
晨光残淡月,急点杀寒更。历历记孤梦,悠悠带宿酲。揽衣推枕起,乱发绕床行。叹息人间事,还随初日生。
赠曾一轩
宋·文天祥
磨蝎之宫星见斗,簸之扬之箕有口。昌黎安身坡立命,谤毁平生无不有。我有斗度限所经,适然天尾来临丑。虽非终身事干涉,一年贝锦纷杂糅。吾家禄书成巨编,往往日者迷几先。惟有一轩曾.....
寄芸敏京师
清·陈书(伯初)
北雁不来秋雨稀,湖云衔日游人归。轩窗卧愁诗又瘦,稻粱晚熟螯难肥。去年花黄蝴蝶飞,登堂别君觞交挥。诗书制序石林至,丰采映壁如云翚。我今不乐辞庭闱,君复流连淹帝畿。僧房独榻亦.....
夏日舟中有怀诸弟(其二)
明·饶相
风尘久客心如醉,江海游人鬓已疏。薄宦苦无閒日月,清时长为惜居诸。须从壮齿勤修业,莫以贫囊废读书。眷彼连枝松与柏,凌霄耐岁荫吾庐。
康熙戊戌六月朔奉命册封琉球述怀三首(其一)
清·徐葆光
我生寡行役,敦敦守书案。少长太湖旁,临涯渺无岸。朅来京国游,涉江已三叹。浊流益奔驶,疑向银河乱。今将事澥东,宠命贲冗散。皇灵畼九垓,当险敢云惮。衔纶出区夏,邮签浩难算。八.....
泊云安下大风骤雨作柏梁体一篇
宋·邵博
晴空赤日飞丹霞,扁舟春热汗且呀。寒温之候无乃差,朝犹挟纩莫著纱。祝融暴横势莫加,骤将炎赫移韶华。东皇游冶穷豪奢,未终节序还其家。忽惊猛吹扬白沙,烟云四起相邀遮。空中轣辘鸣.....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