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
若
拙
宠
次
陈
敏
彦
韵
三
和
(
其
一
)
彤
墀
日
觐
赤
霜
袍
,
何
苦
怀
归
问
大
刀
。
吴
坂
未
逢
惊
騕
袅
,
丰
城
行
见
拭
豪
曹
。
庙
堂
仄
席
方
求
助
,
筦
库
飞
刍
莫
讳
劳
。
即
向
词
垣
摛
外
翰
,
当
年
仙
桂
几
枝
高
。
怀古
情感
庙堂之事
怀乡
读书
景物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葛胜仲所作的《蒙若拙宠次陈敏彦韵三和》中的第一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国家政治的深切关注与思考。首句“彤墀日觐赤霜袍”,以“彤墀”象征朝廷,以“赤霜袍”形容皇帝的服饰,描绘了诗人每日在朝廷中觐见皇帝的情景。接着,“何苦怀归问大刀”,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大事的忧虑,以及对自身能否为国效力的疑问。“吴坂未逢惊騕袅,丰城行见拭豪曹。”这两句通过历史典故,暗喻当前局势的复杂与挑战。吴坂、丰城分别指代古代的两个地点,惊騕袅、豪曹则是形容马匹和剑的精良,暗示诗人对国家未来可能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的担忧。“庙堂仄席方求助,筦库飞刍莫讳劳。”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与奉献精神。庙堂代表朝廷,仄席表示谦卑地请求帮助;筦库飞刍则指国家物资的调配与供应,莫讳劳意味着不避辛劳。最后,“即向词垣摛外翰,当年仙桂几枝高。”诗人表达了自己愿意在文坛上施展才华,为国家贡献智慧,同时也含蓄地表达了对过去辉煌成就的怀念,以及对未来成就的期待。整体而言,这首诗体现了诗人深沉的政治情怀和高尚的道德情操,通过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思考,展现了其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葛胜仲
723首
绍圣四年(1097)进士。元符三年(1100),中宏词科。累迁国子司业,官至文华阁待制。卒谥文康。宣和间曾抵制征索花鸟玩物的弊政,气节甚伟,著名于时。与叶梦得友密,词风亦相近。有《丹阳词》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寄陈文举四首(其一)
明·贝琼
凤皇台下犹为客,雪满头颅一病翁。却忆山人读书处,月轮夜照水晶宫。
折槛行
唐·杜甫
呜呼房魏不复见,秦王学士时难羡。青衿胄子困泥涂,白马将军若雷电。千载少似朱云人,至今折槛空嶙峋。娄公不语宋公语,尚忆先皇容直臣。
买砚碑(其一)
宋·赵孟坚
凤城凉雨新秋后,几处朱楼试管弦。有客贳金收古歙,短檠竟夕自摩研。
哭雪湖四首(其三)
明·谢迁
西江桃李满门墙,香社归来鬓未霜。雅志可能随俗改,閒情祗为作诗忙。苦吟身与春光去,惇德门延世泽长。也欲招魂歌楚些,临风呜咽不成章。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