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
美
人
·
前
题
当
时
玉
笛
红
窗
里
。
不
识
愁
滋
味
。
无
端
一
别
各
西
东
。
负
了
阑
干
几
度
、
月
明
中
。
年
来
折
尽
离
亭
柳
。
赢
得
人
消
瘦
。
云
山
总
是
万
重
遮
。
昨
夜
相
思
有
梦
、
到
天
涯
。
离别
抒情
写景
怀旧
思乡
写人
译文
1、当时在红窗里吹着玉笛,不知道什么是愁的滋味。突然无端地各自分别,各奔西东。
2、(我)辜负了多少次在月明中倚靠阑干的日子。近一年来折断了无数离亭边的柳条。
3、(这一切)换来的是人变得消瘦。云山之间总是有万重遮挡。
4、昨夜相思之情化作梦,梦到了天涯海角。
赏析
这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离别之痛与相思之情。开篇“当时玉笛红窗里。不识愁滋味。”将读者带入一个温馨而无忧的场景,玉笛声悠扬,红窗映照,却在不经意间埋下了情感的伏笔。接着,“无端一别各西东。负了阑干几度、月明中。”表达了主人公对离别的无奈与不舍,月光下的阑干见证了他们曾经的相聚与如今的分离。“年来折尽离亭柳。赢得人消瘦。”进一步深化了离别后的思念与痛苦,离亭边的柳树年复一年地被折断,主人公也因此日渐消瘦,形象地展现了相思之苦对身心的影响。最后,“云山总是万重遮。昨夜相思有梦、到天涯。”以云山遮挡视线为喻,象征着距离与阻隔,即使在梦中也无法跨越这重重障碍,直接点明了相思之深与无法逾越的距离感。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离别后相思之痛的深刻与持久,以及对远方恋人的深切思念。
猜您喜欢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长相思(其一)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江神子/江城子(其二)和人韵
宋·辛弃疾
梨花著雨晚来晴。月胧明。泪纵横。绣阁香浓,深锁凤箫声。未必人知春意思,还独自,绕花行。酒兵昨夜压愁城。太狂生。转关情。写尽胸中,磈磊未全平。却与平章珠玉价,看醉里,锦囊倾.....
次韵郑盱眙见寄并简其甥刘君
宋·陆游
衣上空嗟京洛尘,故交半作白头新。众中初得见吾子,东观已疑无若人。仗马极知非久斥,沙鸥要是孰能驯。两章英妙同时到,赵壹囊中却未贫。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