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
仙
歌
·
寄
静
台
主
人
无
端
一
别
,
隔
云
山
千
里
。
锦
字
缄
愁
倩
谁
寄
。
算
浮
生
、
总
是
会
少
离
多
,
盼
负
却
、
灯
下
花
前
月
底
。
记
曾
留
后
约
,
何
事
蹉
跎
,
冷
落
银
屏
旧
时
意
。
寄
语
远
游
人
、
知
否
闺
中
,
空
望
断
、
归
舟
天
际
。
更
莫
问
、
相
思
几
多
深
,
也
不
说
、
相
思
这
般
滋
味
。
离别
闺怨
情感
思乡
思念
译文
突然的分别,隔着千山万水。满心的忧愁,该托付给谁去传递?
这浮生,总是离别多于相聚。期待着能在灯下或花前月下重逢,却总是落空。
记得我们曾留下过后的约定,为何总是错过?冷落了曾经在银屏前的情意。
告诉那远游在外的人,你是否知道家中的女子在思念你?她只能空望着归舟消失在天际。
不要再问相思有多深,也不要说相思的滋味如何。
赏析
这首《洞仙歌·寄静台主人》是清代词人俞绣孙所作,情感细腻,意境深远。词中以深情的笔触,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与牵挂。开篇“无端一别,隔云山千里”,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离别的场景,两地相隔千山万水,情感的鸿沟仿佛无法逾越。接下来,“锦字缄愁倩谁寄”一句,将思念之情寄托于书信之中,但又感叹无人能送达,愁绪满溢。随后,“算浮生、总是会少离多,盼负却、灯下花前月底”四句,道出了人生的常态——相聚短暂,离别频繁,期盼中的美好时光往往被辜负,流露出对时光易逝、相聚难得的感慨。“记曾留后约,何事蹉跎,冷落银屏旧时意”三句,回忆往昔的约定,如今却因种种原因未能实现,让人心生遗憾。紧接着,“寄语远游人、知否闺中,空望断、归舟天际”几句,直抒胸臆,向远方的亲人传达自己的思念之情,希望他们能够理解闺中人的心愿,期盼着归来的那一天。最后,“更莫问、相思几多深,也不说、相思这般滋味”两句,表达了对相思之深的无奈与无力言说的情感,相思之情深重,难以用言语完全表达。整首词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呼唤,展现了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对相聚的渴望。
猜您喜欢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寄元遗山
元·曹之谦
诗到夔州老更工,只今人仰少陵翁。自怜奕世通家旧,不得论文一笑同。草绿平原愁落日,雁飞寒水怨秋风。黄金鑛里相思泪,几堕凭高北望中。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长相思(其一)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巫山一段云(其三)
宋·柳永
清旦朝金母,斜阳醉玉龟。天风摇曳六铢衣。鹤背觉孤危。贪看海蟾狂戏。不道九关齐闭。相将何处寄良宵。还去访三茅。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