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
坐
饥
雀
聚
檐
楹
,
庭
虚
冻
色
明
。
松
下
无
人
迹
,
时
闻
坠
雪
声
。
写景
写鸟
写雪
季节
冬天
情感
孤独
场景
庭园
译文
第一句“饥雀聚檐楹,庭虚冻色明”可以翻译为:饥饿的麻雀聚集在房屋的柱子上,庭院空旷,冻结的寒气散发出明亮的光芒。
第二句“松下无人迹,时闻坠雪声”可以翻译为:松树之下没有人的踪迹,时不时能听到积雪坠落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寂静的画面。"饥雀聚檐楹"写出了寒风中饥饿的麻雀聚集在屋檐下的情景,表现出它们的困境和诗人对它们的同情。"庭虚冻色明"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清冷,庭院空旷,冻结的景色格外明亮,映照出冬季的严寒。"松下无人迹"暗示了诗人独自一人,连松树下的足迹都没有,更显孤独。"时闻坠雪声"则是以细微的声音——雪花落地的声音,衬托出周围的静寂,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宁静。整体来看,这首《独坐》通过描绘室外的自然景象和室内的静谧,以及诗人自身的孤独感受,展现了冬日寂静中的孤寂心境,具有浓厚的诗意和画面感。刘崧的笔触简洁而深沉,让人感受到冬日的严寒和诗人内心的孤寂。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酬对雪见寄
唐·许浑
飞度龙山下远空,拂檐萦竹昼濛濛。知君吟罢意无限,曾听玉堂歌北风。
西樵作(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多雨天湖决,鱼飞下碧峰。船浮山口石,罾挂市门松。瀑布添无数,梅花积几重。行行溪路暝,催客一声钟。
至日用张伯举韵
宋末元初·仇远
博士无毡卧冷斋,有朋喜自远方来。腊前一信春先到,陇首数枝梅已开。少忍年荒须辟谷,尚迟酒禁且衔杯。山中茅屋不归去,空想秋风暗绿苔。
赠三侍御
唐·常建
高山临大泽,正月芦花乾。阳色薰两崖,不改青松寒。士贤守孤贞,古来皆共难。明君错甚才,台上飞三鸾。操与霜雪明,量与江海宽。束身视天涯,安能穷波澜。孤鹤在枳棘,一枝非所安。逸.....
渔洋探梅归自东西横塘作
明末清初·屈大均
山寒寻未得,一树忽临溪。光透松间雪,香生石上泥。莺声留客久,鹭影逐人低。随意穿桥去,横塘东复西。
旅舍卧病
唐末宋初·李九龄
家隔西秦无远信,身随东洛度流年。病来旅馆谁相问,牢落闲庭一树蝉。
冬日临昆明池
隋末唐初·李世民
石鲸分玉溜,劫烬隐平沙。柳影冰无叶,梅心冻有花。寒野凝朝雾,霜天散夕霞。欢情犹未极,落景遽西斜。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