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抒情
赠友送别
读书惜时
秋天写景
赞美友情
山水田园
咏物写志

译文

我很少经过北岩边上的空馆,但今天有朋友你来,让我感到兴致盎然。
你满袖的新诗让我读也读不够,我们在宴席上一边唱歌一边喝酒,你身边还带着一把短剑。
落花在深巷里被春雨打湿,细柳在回塘中随着夕阳的波光摇曳。
我们在丛竹下读书,我常常写诗来慰藉时间流逝的惋惜。

赏析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汪陂馆中赠萧子仪》描绘了一幅文人雅集的画面。首句“北岩虚馆少经过”,点出友人萧子仪能在此偏僻之地造访,实属难得,显示出其高雅的品性和对友情的珍视。次句“之子能来逸兴多”进一步赞美了萧子仪的才情和豪放之气。“满袖新诗看不厌”描绘了萧子仪才华横溢,佳作不断,令人赞叹不已。宴席上,“当筵短剑醉还歌”,展现了他既醉心于诗歌创作,又不失豪放洒脱的性格。接下来两句“落花深巷愁春雨,细柳回塘汎夕波”,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寓含了淡淡的离别愁绪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最后,诗人寄语朋友:“好在读书丛竹下,题诗频遣慰蹉跎。”希望他在静谧的竹林下读书作诗,以此排解时光的蹉跎,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祝福和对共同爱好的共鸣。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赠诗的形式,既赞美了萧子仪的才情,也寄托了诗人自己的情感,是一首富有文人情怀的佳作。

猜您喜欢

寻阳紫极宫感秋作
唐·李白
何处闻秋声,翛翛北窗竹。回薄万古心,揽之不盈掬。静坐观众妙,浩然媚幽独。白云南山来,就我檐下宿。懒从唐生决,羞访季主卜。四十九年非,一往不可复。野情转萧洒,世道有翻覆。陶.....
秋思
唐·周贺
杨柳已秋思,楚田仍刈禾。归心病起切,败叶夜来多。细雨城蝉噪,残阳峤客过。旧山馀业在,杳隔洞庭波。
赠方矩之
元·张仲深
化城尽属利名场,门外三车日日忙。自畏简书为府史,故知文字重经王。天华晓雨苍云湿,贝叶翻风白昼香。江海红尘一千丈,静边心地自清凉。
舟中杂感二首(其一)
明末清初·徐倬
高秋一叶下梧桐,有客扬帆夕照中。多病百年兼恨别,依人千里自途穷。沧江白露鱼龙夜,冷月黄沙草木风。老去休思空冀北,曰归终拟侩墙东。
村中晚兴
明·许继
微吟循清流,长眺际遥缡。山秋云气深,野晚日色浅。危柯凉似振,时稼熟初偃。一念故林居,情随飞鸟远。
和国信子育元韵(其五)
宋·彭汝砺
傍火时寻柏子烧,青灯笑语夜寥寥。殊方更喜人情好,长日不知山路遥。
寄杨隐岩二首(其一)
宋·萧立之
终日垂帷一卷书,隐岩名字满江湖。何时见子华阴道,拍手西风下蹇驴。
谢林吾滨先生过访
明·张天赋
謦欬深承洗渴尘,草堂秋色满庭新。八闽声价如山重,万古斯文一脉亲。天地纲常归范冶,蛟龙云雨起江滨。怀君几夜神交处,纸帐梅花入梦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