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
古
四
十
首
(
其
三
)
涅
槃
一
路
同
来
往
,
寸
步
宁
亏
达
本
乡
。
鹙
子
黠
儿
轻
借
便
,
由
如
哑
子
吃
生
姜
。
月
上
女
,
太
无
良
,
不
涂
红
粉
自
风
光
。
金
锁
玄
关
留
不
住
,
百
尺
竿
头
信
脚
行
。
哲理
抒情
励志
写人
禅意
译文
涅槃之路一路同行,一步也不能少走才能到达故乡。
聪明机智的人轻松借力前行,就像哑巴吃生姜一样默默无闻。
月上女神啊,你太无良了,不施粉黛也能展现自己的风姿。
金锁封闭的玄关也留不住什么,百尺高的竿头我信步而行。
赏析
这首诗以禅宗的修行之路为喻,表达了一种坚定的修行意志和对真理的追求。首句“涅槃一路同来往”,意味着修行者在追求解脱的路上,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应勇往直前。接着,“寸步宁亏达本乡”强调了每一步都不能有丝毫的退缩,只有坚持下去才能达到内心的宁静与解脱。“鹙子黠儿轻借便,由如哑子吃生姜”两句,通过比喻手法,指出那些轻易获得修行成果的人,就像哑子吃生姜一样,虽然得到了某种形式上的成就,但内心并未真正领悟到修行的真谛。这提醒读者,真正的修行需要深入内心,而非表面的技巧或外在的成就。“月上女,太无良,不涂红粉自风光”则以女性形象比喻,说明真正的美丽源自内在的修养和智慧,无需外在的装饰。这里的“月上女”象征着内在光明和智慧的显现,而“不涂红粉自风光”强调了内在美远胜于外在修饰。最后,“金锁玄关留不住,百尺竿头信脚行”表达了对修行过程中的障碍和挑战的超越。金锁玄关象征着修行路上的重重困难,但真正的修行者能够超越这些障碍,如同在百尺竿头自由行走,展现了修行者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精神。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禅宗修行的精髓——坚定的意志、内在的觉醒以及对真理的不懈追求。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悯农二首(其二)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待旦
宋·陆游
晨光残淡月,急点杀寒更。历历记孤梦,悠悠带宿酲。揽衣推枕起,乱发绕床行。叹息人间事,还随初日生。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