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
古
四
十
首
(
其
三
十
)
无
寒
暑
处
洞
山
语
,
多
少
禅
人
迷
处
所
。
寒
时
向
火
热
乘
凉
,
一
生
免
得
避
寒
暑
。
哲理
励志
写山
季节
自然
赏析
这首诗以禅宗思想为底蕴,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寓言式的手法,探讨了修行者在面对生活中的冷暖变化时的心态与选择。“无寒暑处洞山语”,开篇即以“洞山”作为隐喻,引出关于修行者内心世界的描述。“洞山”象征着修行者内心的清净之地,不受外界环境冷暖的影响,这里没有寒暑之分,意味着修行者已经达到了超越物质世界束缚的精神境界。“多少禅人迷处所”,接着指出许多修行者在追求精神解脱的过程中,往往会迷失方向,陷入对物质世界冷暖的执着之中。这里的“迷处所”既指外在环境的迷惑,也暗含了内在心灵的困惑。“寒时向火热乘凉,一生免得避寒暑”,最后两句是全诗的核心,通过具体的行动来阐述修行者的智慧与抉择。在寒冷之时,修行者选择在炎热中乘凉,这并非字面上的物理行为,而是象征着在逆境中寻求成长与觉醒,不逃避生活的挑战,反而在困难中寻找机会,以此达到内心的平静与和谐。这样的态度,使得修行者一生都能避免被外界的寒暑所困扰,即不受外界环境的左右,始终保持内心的宁静与自由。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禅宗修行者追求内心自由与超越物质束缚的生活态度,鼓励人们在面对生活中的起起伏伏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内心,从而达到心灵的解脱与升华。
猜您喜欢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西安雨中诸生出候因寄德洪汝中并示书院诸生
明·王守仁
几度西安道,江声暮雨时。机关鸥鸟破,踪迹水云疑。仗钺非吾事,传经愧尔师。天真石泉秀,新有鹿门期。
旅舍
宋·陆游
寺钟吹动四山昏,系缆来投江上村。木落不妨生意足,水归犹有涨痕存。炉红手暖书差健,鼎沸汤深酒易温。勿为无年忧寇窃,狺狺小犬护篱门。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
唐·孟浩然
带雪梅初煖,含烟柳尚青。来窥童子偈,得听法王经。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迷心应觉悟,客思未遑宁。
集字联
清·何绍基
指麾文府才思盛;冠冕人伦道德尊。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