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
母
舅
谢
东
园
公
题
良
平
芝
山
八
景
(
其
七
)
石
台
印
迹
何
为
而
累
累
,
丢
下
此
磷
磷
。
鹊
起
明
光
浪
,
铜
抛
剥
藓
痕
。
无
金
悬
肘
重
,
似
篆
结
纹
新
。
想
是
解
官
去
,
遗
封
石
上
尘
。
写景
咏物
怀古
母爱
赞美
写山
抒情
哲理
译文
译文:为何会如此繁多,留下了这些闪闪发光的痕迹。
译文:喜鹊在明亮的光芒中飞翔,铜器被剥去苔藓后显露出痕迹。
译文:没有金子悬挂在肘部却感觉沉重,篆刻的纹路似乎焕然一新。
译文:想必是有人辞官离去,留下的封印石上只留下尘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石台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历史的交融。首句“何为而累累,丢下此磷磷”以疑问开篇,引人遐想,随后通过“鹊起明光浪,铜抛剥藓痕”两句,将画面逐渐展开,一只喜鹊在明亮的波浪中跃起,一铜物被岁月剥蚀出斑驳的痕迹,形象地展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力量。接下来,“无金悬肘重,似篆结纹新”两句,诗人运用对比手法,以“无金”的轻盈与“悬肘”的沉重形成反差,同时以“篆结纹新”描绘出一种古老而新颖的美感,巧妙地融入了对历史文化的思考。最后,“想是解官去,遗封石上尘”两句,诗人通过想象,推测这石台上留下的印记可能是某位官员卸任后所遗留,表达了对过往人物与事迹的感慨,同时也赋予了这片石台以深厚的人文色彩。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富有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历史的独特感悟。
猜您喜欢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