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
寿
写景
赞颂
春景
咏物
怀古
情感
场景

译文

谋划国家大计,补益天力,岳神来助国运昌盛。
王者应于华美的宫殿中,春光融融,共同敬仰相门之地势高峻。
清雅的台阁占据天象,可见璧月、珠星明亮润泽。
面对一百五日的美丽风光,二十四番花信的更迭。
功勋与德行并重,继往开来,谁能与之比肩。
盛大的音乐初次响起,层层仙云中的酒器(寿斝)出现,随后颁赐紫色叶形的赏赐物,湘桃与浓杏般的佳肴。
映照着彩衣、红润的面色和年轻的容颜。
看那千年的楼阁高耸入云,君王赏赐的太平盛世景象。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盛世太平的画面,其中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开篇“经国谋猷,补天气力”表明国家大事得以顺利进行,天地之气得到调和。“岳祗来佐兴运”则是指山川神灵降福助兴旺发达。接下来的“王当华阙春融,共仰相门地峻”描绘了皇宫的壮丽与官宦家族的繁盛。他们共同仰望着雄伟的家园和高耸的府邸。“清台占象,见璧月、珠星明润”则是用清澈的台榭来观察天象,璀璨的月亮和闪耀的星辰都显得明净而光滑。“对一百五日风光,二十四番花信”可能指的是对一年中的节气变化和季节更替中花卉的盛开进行赞美。“勋共德、继增篆鼎”则是在表达对先人功德的颂扬以及后代继承发扬光大。“今共古、问谁比并”是询问现在与过去相比,哪个时代更为辉煌。随后的“广乐初出,层霄寿斝,旋颁紫叶,湘桃浓杏”则是在描绘宫廷中的宴会和赏花之景,其中有广乐门的开启、寿斝(一种礼器)的使用、赐予紫色的荣誉和丰收的果实。最后,“映彩服、朱颜青鬓。看千岁,桀阁飞楼,燕赏太平光景”则是对盛装的描绘,以及对长寿和高耸建筑的向往,同时也在欣赏太平盛世所带来的美好景象。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的赞美和对人间美好生活的渴望,展现了作者对于理想社会状态的追求。

吴则礼

351首
公元?年至一1121年字子副,富川(一作永兴。生年,卒于宋徽宗宣和三年。以父荫入仕。会为军器监主簿,因事谪荆州。官至直秘阁,知虢州。工诗,与唐庚、曾纡、陈道诸名士唱和。晚年居豫章,自号北湖居士。则礼著有北湖集十卷,长短句一卷,《书录解题》并傅于代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寄元遗山
元·曹之谦
诗到夔州老更工,只今人仰少陵翁。自怜奕世通家旧,不得论文一笑同。草绿平原愁落日,雁飞寒水怨秋风。黄金鑛里相思泪,几堕凭高北望中。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