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
周
云
鹏
之
汉
阳
南
浦
草
如
织
,
别
君
将
奈
何
。
松
风
杂
灵
籁
,
春
冰
铺
碧
罗
。
问
君
何
时
还
,
遥
岑
立
峨
峨
。
可
望
不
可
即
,
坐
听
山
鸟
歌
。
歌
声
起
归
思
,
横
渡
汉
阳
波
。
落
花
正
无
赖
,
白
鸥
江
上
多
。
离别
送别
写景
山水
抒情
春天
动物
落花
地点
汉阳
译文
(这里的)南面河岸的草长得茂盛,我要如何与你分别呢?
松树间的风声杂乱,仿佛灵动悦耳的音乐,河上的冰块消融,水面铺展开绿色的丝绸。
我问你何时回来,远处的小山山峰巍峨,我站在那里等你。
你的身影我可以看见却无法靠近,我只能坐下来听山鸟的歌唱。
鸟的歌声引发了我对你的思念,我的思绪随着歌声飘向远方,横渡过汉阳的江波。
落花随风飘散,显得有些无赖,江上白鸥飞得多。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友人至汉阳时的场景与情感。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南浦边青草如织的景象,渲染出离别的哀愁氛围。"南浦草如织",既点明了送别的地点,也暗含了古人送别时对南浦的特殊情感,南浦常被视为离别的象征。接着,“别君将奈何”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不舍与无奈,将离别之情推向高潮。随后,诗人通过“松风杂灵籁,春冰铺碧罗”这两句,运用自然界的美好景致来反衬离别的凄凉,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问君何时还,遥岑立峨峨”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期待,同时“遥岑立峨峨”描绘了一幅远山耸立的画面,既增加了画面的立体感,也寓意着友人归来的路途遥远而艰难。“可望不可即,坐听山鸟歌”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难以言喻的思念之情。友人虽在远方,却只能通过想象中的情景来寄托思念,而“山鸟歌”则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生机与希望。最后,“歌声起归思,横渡汉阳波”将情感推向了高潮,友人的歌声唤起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仿佛歌声穿越了时空,跨越了汉阳的波涛,直达诗人的心间。“落花正无赖,白鸥江上多”则以落花与白鸥的景象收尾,落花随风飘零,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离别的哀愁;白鸥在江面上自由飞翔,又象征着自由与希望。整首诗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离别的复杂情感。
猜您喜欢
句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洛桥北亭诏饯诸刺史
唐·张说
离亭拂御沟,别曲舞船楼。诏饯朝廷牧,符分海县忧。股肱还入郡,父母更临州。扇逐仁风传,车随霖雨流。恩光水上溢,荣色柳间浮。预待群方最,三公不远求。
送大巡吴公赴江西
明·尹台
银鞍骢马紫缨垂,赋别还同把玉卮。法从今朝辞日驭,使华若处驻霜麾。西江天净鱼龙水,南浦风凋鸟鹊枝。此去阳君随绣斧,应知白屋少颦眉。
如梦令·春景
清·沈榛
袅袅垂杨临水。庭下杏花开未。明月蓦移来,透破玉床鸳被。无寐。无寐。又被鸟声惊起。
鹧鸪天(其二)葭萌驿作
宋·陆游
看尽巴山看蜀山。子规江上过春残。惯眠古驿常安枕,熟听阳关不惨颜。慵服气,懒烧丹。不妨青鬓戏人间。秘传一字神仙诀,说与君知只是顽。
馀杭醉歌赠吴山人
唐·丁仙芝
晓幕红襟燕,春城白项乌。只来梁上语,不向府中趋。城头坎坎鼓声曙,满庭新种樱桃树。桃花昨夜撩乱开,当轩发色映楼台。十千兑得馀杭酒,二月春城长命杯。酒后留君待明月,还将明月送.....
德州舟中遇李户部两山北上别后却寄二首(其二)
明·于慎行
君登兰省去,予汎镜湖归。两桨还相背,双星竟不违。心期鸥作侣,生事薜为衣。只有空山梦,愁时少雁飞。
虎岩听竹
清·陈玉衡
虎岩名胜本天开,谁种琅玕引我来。为爱谈禅参玉版,却教送韵出花台。声疑风雨秋将半,梦到潇湘冷作回。惟有山僧饶雅趣,伴君洒落绝尘埃。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