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
中
偶
成
用
前
韵
(
其
二
)
不
道
新
春
同
我
回
,
千
门
爆
竹
听
如
雷
。
摇
摇
旅
思
眠
难
稳
,
隐
隐
城
头
钥
未
开
。
月
落
半
江
帆
影
澹
,
潮
平
五
夜
角
声
催
。
推
窗
迟
见
东
方
白
,
安
得
戈
挥
海
日
来
。
写景
节气
春节
思乡
场景
旅途
时间
早晨
译文
不提春回我也能知晓春天的到来,从千万家传来的爆竹声如同雷声阵阵,就可以感受春的热烈气息。
漂泊在外,思绪摇曳,难以安稳入睡,城头的更鼓声隐隐传来,仿佛在催促着新的一天的到来。
月亮落下,江面上淡淡的帆影摇曳,潮水在第五夜慢慢退去,伴随着阵阵催促人醒的角声。
推窗看到天空已经渐染变白,期待有神兵降临挥戈除却黑夜,带来太阳和新的希望。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旅途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浓厚的旅途氛围和对自然景象的细腻观察。首句“不道新春同我回”,以一种意外和惊喜的口吻,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突然来临的感慨,仿佛春天与他不期而遇,带来了新的生机与希望。接着,“千门爆竹听如雷”一句,生动地展现了春节的热闹景象,爆竹声声,如同雷鸣,渲染出节日的喜庆气氛。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新年的到来。“摇摇旅思眠难稳,隐隐城头钥未开”两句,通过“旅思”和“城头钥未开”的细节,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远方的思念。旅途中,思绪飘摇不定,难以入眠,而远处城门还未开启,象征着对未知的期待和对归家的渴望。“月落半江帆影澹,潮平五夜角声催”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凄凉的夜晚景象。月落江面,帆影淡然,潮水平静,却有角声在夜晚催促着时间的流逝,增添了几分悲凉之感。最后,“推窗迟见东方白,安得戈挥海日来”表达了诗人对光明和希望的向往。推窗等待天明,希望能见到东方升起的太阳,象征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对光明的渴望。然而,诗人又无奈地感叹,如何才能挥戈驱使海日而来,表达了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和追求。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情感波动和对自然景象的深刻感悟,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奈,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猜您喜欢
闽中山间每早白雾四塞咫尺不辨
宋·张嵲
闽岭冬候晚,岁穷殊未寒。谁为五里雾,皓皓怀群山。剥琢斧斤响,啁啾禽鸟閒。逖听知何处,四顾但漫漫。恍如湖水秋,眇与天相连。乔林膏沐已,远岫渐披颜。高阁延朝景,清辉泛林端。谅.....
失题
清末近现代初·黄节
满郭春风岚已昏,鸦栖散吏掩重门。雅居老纲常清净,夜对高僧无一言。
晨起复睡
宋·陆游
衰翁卯饮易上面,泽国春寒偏著人。下榻一杯还就枕,不嫌鼾睡聒比邻。
发秦州
唐·杜甫
我衰更懒拙,生事不自谋。无食问乐土,无衣思南州。汉源十月交,天气凉如秋。草木未黄落,况闻山水幽。栗亭名更佳,下有良田畴。充肠多薯蓣,崖蜜亦易求。密竹复冬笋,清池可方舟。虽.....
松月夜窗虚各以一字为韵(其四)
明末清初·彭孙贻
露滑徒幽独,皓月隐南窗。仰观清汉影,列宿横天江。林空飒有人,露下惊小厖。远闻夜渔起,劳歌凄□腔。
次韵公辟闻角有感
宋·秦观
一听胡笳动越吟,声潜地底气逾深。千宫月色单于曲,万里天光魏阙心。秉烛何人犹把盏,挑灯有女正穿针。早寒时节黄昏后,更逐西风应远砧。
有恨久囚
唐·佚名
人易千般去,余嗟独未还。空知泣山月,宁觉鬓苍斑。
答陈元孝寄约诗邮三作兼柬梁药亭(其一)
清·方殿元
怀人似秋色,日在碧梧枝。吾道自千古,斯文共一时。开春结幽愫,每月联新诗。袖里芳兰乱,馨香好赠谁。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