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
野
王
读
书
堆
昔
闻
野
王
宅
,
今
上
读
书
堆
。
篁
竹
最
深
处
,
菊
花
时
自
开
。
天
风
响
钟
磬
,
海
气
结
楼
台
。
回
首
梁
陈
事
,
悲
歌
付
一
杯
。
写景
抒情
秋天的词
读书
怀古
菊花的咏物
秋节
悲歌
悼亡
译文
过去听说过野王住的宅邸,现在我来到了读书堆。
在竹林最深处,菊花不时地盛开。
天上的风带来钟磬的声音,海上的气息凝结成楼台。
回想起梁陈时期的事情,只能以悲歌来寄托我的情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充满诗意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顾野王读书堆的环境与氛围。首句“昔闻野王宅,今上读书堆”以对比手法,将过去与现在联结起来,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接下来,“篁竹最深处,菊花时自开”两句,运用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富有生机的意境,篁竹的深邃与菊花的自在开放,相得益彰,赋予画面以动态美。“天风响钟磬,海气结楼台”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神秘与庄严,天风与钟磬声交织,仿佛是自然界的和谐乐章,而海气凝聚成楼台,则增添了几分梦幻色彩,使整个场景显得既真实又超脱。最后,“回首梁陈事,悲歌付一杯”,诗人通过回顾历史上的梁陈往事,表达了对过往的感慨与思考,同时以“悲歌付一杯”的方式,将复杂的情感融入酒中,既是一种释放,也是一种寄托。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历史文化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语言优美,情感丰富,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猜您喜欢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
中秋
清·吴山
最爱寒光好处圆,今宵何事转凄然。两宫昔日繁华地,百代清秋水月天。凫雁不关离黍恨,湖山宁受后人怜。聊乘一叶中流放,风露依稀咽管弦。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折槛行
唐·杜甫
呜呼房魏不复见,秦王学士时难羡。青衿胄子困泥涂,白马将军若雷电。千载少似朱云人,至今折槛空嶙峋。娄公不语宋公语,尚忆先皇容直臣。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