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
抒情
情感
母爱
边塞
离别

译文

乌鸟夜啼,早晨啼叫时东方渐白,夜晚啼叫时林影变黑。
关河遥远,万里长空下霜雨交加,月色清冷,夜晚漫长,无法安眠。
乌鸟夜啼,让人怜悯你巢中小鸟的时光。
(乌鸟)以腥臭腐肉为食,羽毛渐长,母亲与孩子日日相随。
一旦离开群体成为单独的一只,就相互呼唤期望相守。
原本的雄鸟零落不知去向,只剩下孤雌独自住在衰败的柳树上。
柳条萧瑟,难以安身,梦中惊醒已是三月杨花纷飞的春天。
它时而飞起时而停歇无法舒展情感,想要离去却又因愁苦而无法行动。
不知道是谁家的孩子用弹弓射击,这样的行为伤害生命真是太残酷了。
悲伤的声音散播在江湖之间,回荡在老屋破窗边,灯光暗淡如同将熄。
乌鸟夜啼,你难道知道这些吗?

赏析

这首元代诗人马臻的《乌夜啼》描绘了一幅凄凉而又深情的画面。乌鸦在夜晚的啼叫,既有对巢中幼鸟的关怀,也有对失去伴侣的孤独与哀愁。诗中通过乌鸦的生活状态,隐喻了人生的离合悲欢,以及对生命的珍惜与无奈。首句“乌夜啼,朝啼东方白,夜啼林影黑”以乌鸦的啼声贯穿昼夜,营造出一种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循环感。接着,“关河万里天雨霜,月冷夜长眠不得”描绘了乌鸦在寒冷、遥远的环境中寻找栖息地的艰难,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不易和孤独。“乌夜啼,怜尔巢中黄口时。哺腥吞腐羽毛长,母子日日长追随。”这一段描述了乌鸦母子之间的亲情,乌鸦为了幼鸟的成长,不惜吞食腐肉,体现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随后,“一旦离群自成偶,相呼相唤期相守。故雄零落不复知,留得孤雌住衰柳。”则展现了乌鸦在经历了分离后,仍不忘寻找伴侣,共同度过难关的决心,同时也表达了对失去伴侣的哀伤。“柳条萧飒难栖身,梦惊三月杨花春。载飞载止情莫伸,欲去不去愁杀人。”这一部分通过柳条的萧瑟和杨花的飘扬,象征着乌鸦在寻找栖息地时的困难与内心的挣扎,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最后,“不知挟弹谁家子,暴物伤生苦如此。哀音散入江湖间,老屋破窗灯欲死。”表达了对那些伤害无辜生命的行为的谴责,以及对自然和谐共处的渴望。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也蕴含了对人类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亲情、孤独、死亡等主题的深刻思考。

马臻

199首
别号虚中。宋亡后学道,受业于褚伯秀之门,曾隐于西湖之滨

猜您喜欢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东寺寒泉
明·王越
一曲清泉绕寺流,老怀应共此泉幽。吟乘雨气清诗骨,醉吸冰花涤酒愁。天巧凿开云窟冷,地灵分出海门秋。饮牛洗耳浑閒事,留与征人照白头。
送韦处士归省朔方
唐·赵嘏
映柳见行色,故山当落晖。青云知己殁,白首一身归。满袖萧关雨,连沙塞雁飞。到家翻有喜,借取老莱衣。
安公子(其二)
宋·柳永
梦觉清宵半。悄然屈指听银箭。惟有床前残泪烛,啼红相伴。暗惹起、云愁雨恨情何限。从卧来、展转千馀遍。任数重鸳被,怎向孤眠不暖。堪恨还堪叹。当初不合轻分散。及至厌厌独自个,却.....
上巳日作
清·爱新觉罗·弘历
良辰南苑畅登临,婉娩青春即渐深。蛾月一痕刚挂汉,莺时几树欲笼阴。悦怀诗境无边富,蓄眼韶光底用寻。猎罢佽飞陈马技,聊徵故事射华林。
洛桥北亭诏饯诸刺史
唐·张说
离亭拂御沟,别曲舞船楼。诏饯朝廷牧,符分海县忧。股肱还入郡,父母更临州。扇逐仁风传,车随霖雨流。恩光水上溢,荣色柳间浮。预待群方最,三公不远求。
六言
宋·陈起
破窗有子书鸦,杜门无客尝茶。春事应怜幽独,隔墙飞过杨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