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
感
堂
为
同
年
王
威
远
赋
时
自
郧
阳
入
朝
过
家
上
冢
客
意
逢
秋
自
感
伤
,
还
将
此
意
赋
君
堂
。
儿
童
岂
识
晨
昏
乐
,
老
大
空
惊
岁
月
忙
。
闾
里
有
人
誇
昼
锦
,
乾
坤
无
地
答
春
阳
。
惟
应
一
点
忠
贞
志
,
青
史
千
秋
表
义
方
。
情感
送别
思乡
秋天
写实
悲秋之情
秋季风光写照
实事写照
译文
客居他乡的人在秋天更加感伤,于是将这份情感写成了诗献给你。
孩子们怎么会理解晨昏的快乐呢?而成年人只能感叹岁月的匆忙。
乡里有人夸耀着白天的锦绣繁华,但在这广阔的天地间,我却无法找到可以报答春日阳光的地方。
只有那一点忠诚和坚定的志向,才能在青史中流传千秋,彰显出正义的力量。
赏析
这首明代诗人顾清的《永感堂为同年王威远赋时自郧阳入朝过家上冢》表达了诗人客居他乡,面对秋景而生出的感慨。首句“客意逢秋自感伤”,直接抒发了诗人在秋天的游子情怀,流露出淡淡的哀愁。接着,“还将此意赋君堂”暗示了他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通过诗歌传达给家人。“儿童岂识晨昏乐,老大空惊岁月忙”描绘了时光流转,儿童尚不知晓世事,而自己却已感叹岁月匆匆,人生如梦。诗人借此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的感慨和对家庭责任的沉思。“闾里有人誇昼锦,乾坤无地答春阳”一句,以对比的手法,写出了他人在世俗中追求荣华富贵,而自己却无法回应春天般的温暖阳光,流露出一种无奈与孤寂。最后,“惟应一点忠贞志,青史千秋表义方”升华主题,诗人坚定了自己的忠诚之心,即使在平凡的生活中,也要保持高尚的节操,希望这份忠贞能在历史长河中留下公正的评价。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独特感悟和对家国的深深眷恋。
猜您喜欢
采莲令
宋·柳永
月华收,云淡霜天曙。西征客、此时情苦。翠娥执手送临歧,轧轧开朱户。千娇面、盈盈伫立,无言有泪,断肠争忍回顾。一叶兰舟,便恁急桨凌波去。贪行色、岂知离绪,万般方寸,但饮恨,.....
蜀中送项斯诚同年回京
明·王越
白发慈亲七十馀,不知消息近何如。老来赖我供汤药,别后凭谁奉板舆。旅馆夜长频有梦,故乡路远久无书。君归正向门前过,为报平安莫倚闾。
添字采桑子
清末近现代初·汪东
新丘爽气充庭宇,每值良宵。女伴招邀。月下吹笙和玉箫。休待鹊成桥。看看又是初三月,眉样娇娆。镜里偷描。无柰连年怨别离,宿翠已全销。
遇长安使寄裴尚书诗
南北朝·江总
传闻合浦叶,远向洛阳飞。北风尚嘶马,南冠独不归。去云目徒送,离琴手自挥。秋蓬失处所,春草屡芳菲。太息关山月,风尘客子衣。
望江南·别情
清·吴森札
人去也,晚霁送行舟。欲倩远山留落日,待登高阁怯新秋。满目是离愁。
送程翰林松溪谪居朝阳四首(其二)
明·唐顺之
天连穷发国,地近卜鸡乡。禁阙心偏绕,关河望转长。翻飞看凤隐,消歇怨兰芳。此路饶荆棘,思君欲断肠。
长安书事
唐·张乔
出送乡人尽,沧洲未得还。秋风五陵树,晴日六街山。有景终年住,无机是处闲。何当向云外,免老别离间。
送僧南游
唐·吴融
战鼙鸣未已,瓶屦抵何乡。偶别尘中易,贪归物外忙。后蝉抛鄠杜,先雁下潇湘。不得从师去,殷勤谢草堂。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