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
阳
太
守
招
登
东
山
以
腹
疾
不
能
赴
卧
对
佳
辰
两
鬓
斑
,
幽
忧
深
闭
屋
三
间
。
芎
能
去
湿
方
摩
腹
,
菊
可
延
龄
少
慰
颜
。
骨
瘦
免
教
先
落
帽
,
酒
行
无
分
作
颓
山
。
摇
知
太
守
登
高
处
,
座
客
诗
成
烛
影
闲
。
重阳节
写景
写山
抒情
怀旧
秋节
健康养生
友情
赞美菊花
忧思情感
译文
两鬓斑白的我独自躺着,度过了这美好的时刻,深深关闭屋中的三道门以排遣心中的幽忧。
使用一种药物按摩腹部可以祛湿,菊花可以帮助延缓衰老并稍微安慰一下我的容颜。
骨瘦如柴的我可以避免帽子先掉落(暗示身体虚弱),而酒过几巡后我依然能保持沉稳(没有像其他人一样喝醉)。
我仿佛预见到知府(太守)登高望远,客人们诗兴大发,烛影摇曳中度过闲暇时光。
赏析
这首宋诗描绘了诗人郑刚中在重阳节之际,因腹疾未能应太守之邀登高赏景的场景。首句“卧对佳辰两鬓斑”表达了诗人年事已高,佳节时分却只能静卧床榻的无奈。次句“幽忧深闭屋三间”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忧虑和孤独,即使身处简陋的屋舍之中。诗人借药疗病,选用芎草以去湿,暗示自己试图调理身体;“菊可延龄少慰颜”则寄托了对菊花能延年益寿的美好愿望,希望能借此稍解愁容。然而,“骨瘦免教先落帽”一句,以瘦弱的身体形象自嘲,担心自己因病体衰弱,连节日的热闹也无法参与,无法像古人那样豪饮致醉。最后两句“摇知太守登高处,座客诗成烛影闲”,通过想象太守与宾客们在高处欢聚赋诗的情景,诗人遥感其欢乐氛围,自己却只能在烛光下独自欣赏这幅画面,流露出一种深深的遗憾和寂寥。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疾患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郑刚中
678首
南宋抗金名臣。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卒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年六十七岁。登绍兴进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抚副使,治蜀颇有方略,威震境内。初刚中尝为秦桧所荐;后桧怒其在蜀专擅,罢责桂阳军居住。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卒。桧死,追谥忠愍。刚中著有北山集(一名腹笑编)三十卷,《四库总目》又有周易窥余、经史专音等,并传于世
猜您喜欢
次李竹所先辈韵
元·朱晞颜
忆昔南宫角俊游,高名何事间陈楼。汉廷素擅无双誉,兰省今推第一流。吟策追随梅涧晓,书灯深窈竹房秋。遥知近注潜夫论,应是斯人可得俦。
早秋山中作
唐·王维
无才不敢累明时,思向东溪守故篱。岂厌尚平婚嫁早,却嫌陶令去官迟。草间蛩响临秋急,山里蝉声薄暮悲。寂寞柴门人不到,空林独与白云期。
孟徵以粤秀山无咎室诗见示次韵(其二)
清·丘逢甲
楼台高占好林峦,曾写春愁此倚栏。云物与时同变换,文章有泪下孤寒。百年人事悲丝染,四海风尘把剑看。休被故山猿鹤笑,罗浮归访葛洪丹。
三月九日舟泊虞山下见游人续续于椒麓间可爱而赋
明·沈周
霁色澄虞山,正与游人偶。一年无多月,春三及秋九。勿厌倾郭人,随俗悦亲友。春风若招邀,是处闹花柳。林华竞妍新,无复有恶丑。间见丛绿中,远映红裙妇。休云恼山谷,点缀亦可取。抠.....
和韧叟归耕釜麓出都感赋元韵(其二)
清末近现代初·吴重憙
伊人露白更葭苍,宾雁俄看起一行。共叹崦嵫新岁月,幸联桑梓旧家乡。诗人历下推庭实,野语齐东署弁阳。说我故园耆宿事,风流文达记沧浪。
山阳偶与大继长相遇自辛亥年相别至今廿八年矣追念畴昔作诗为赠
元·王恽
解鞍林下振清埃,怀抱樽前得好开。白发满头心事在,青山当眼故人来。风流自有高贤识,感慨还深漂母哀。读尽深香转萧爽,清吟不到伯伦台。
甘谷以七月二十七日始出门过予,是日予斋中秋蕙忽放蕊一枝,即去年甘谷所移置也。秋蕙之放,率在重九以后,今先期早发,又适当甘谷病后出门之日,其为瑞审矣。即席呼画师绘图,得七律三章(其二)
清·全祖望
展七曾闻乞巧赊,应怜鹿鹿度年华。重陈旧雨浑如梦,细看新茎未及瓜。天教国香呈瑞种,我矜地主有灵葩。从今画院添佳话,郑赵风流未足夸。
途次接李本宁太史诗翰纻绣之惠赋荅
明·游朴
云杜烟深望欲迷,碧山如幄护幽栖。东方早岁辞金马,纪渻何年似木鸡。缟带忽从行处赠,练裾不得醉时题。持归芸室光生怪,应有仙人夜策藜。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